第493章 吴蜀蠢蠢欲动(三)(第2页)

 孙和没去应那大臣的话,而是转头看向诸葛恪,小声问道:“太傅是何意?”

 “陛下可先听他说完。”诸葛恪甚至装都不装一下,摆明了那阶下之人,就是他的传话筒。

 孙和无奈,只好看向那大臣道:“卿继续说。”

 “蜀国有使者前来,说会发兵数万,北伐凉州,并邀我朝出兵,以东西呼应。”

 “数万?”孙和感到诧异,“近十年内,蜀汉鲜有兴师动众,此番竟欲下血本?”

 感叹一句,他又是问道:“蜀汉使者既来建业,想必也去了西贼那里吧。”

 这西贼自然就是指武昌西吴,双方互不承认,多以“东贼”“西贼”互称。

 说起西贼,太傅诸葛恪嗤笑一声,竟是插嘴说起了题外话。

 “全琮匹夫,何其狂妄,竟自称什么‘楚公’....德不配位,终受其累,我等拭目以待。”

 太傅一言,引得殿内一阵欢笑。

 荆州相比扬州本就贫瘠,江东有童谣曰: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如今西贼接连丢了数郡,如强弩之末,竟还有人称公建制?

 但江东群儒向来都只逞口舌之利,孙和若是询问谁有良策,收复西州,一个个如缩头乌龟一般,皱眉不语。

 一阵哗然后,诸葛恪止住了群臣,转而看向孙和:“陛下,臣以为趁魏国之乱乃是出兵之机。”

 孙和上位以来没什么功绩,他之所以仰仗诸葛恪不单单是因为对方有拥立之功,而是此时的东吴,只有诸葛恪有进取之心。

 但上次一战毕竟败了,他不由担忧道:“西贼狡诈,朕听说他们在寻阳又筑新城,与我柴桑隔江而望,荆州水师向来强势,又有上水之优,恐不易征讨啊。”

 闻言,诸葛恪却反问孙和:“陛下,谁说此番要征讨西贼?”

 孙和一愣,不讨西贼难不成北

伐魏国?

 正疑惑之时,诸葛恪的神情算是给了他答案。

 孙和绝不是那种懵懂无知的少年皇帝,他虽没有军权,但朝堂诸事他是多有问询的。

 于是他立刻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去年我们主动拆毁了东兴大堤,拒魏军于濡须水外。太傅若是北伐,想必要先修复大堤,才可使大船北进...”

 “可兴修堤坝非数月不成,待大堤修好,早已失了战机,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