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夏侯,从街亭开始韩小春偷带鱼
第634章 江东的压力(第3页)
“哼!”诸葛恪把调羹往碗里一掷,顿时没了吃饭的心情。
“庙堂里那些所谓的江东名士,不过腐儒尔。”
“陛下跟江东人走的太近,被他们裹挟了尚不自知。当初先帝为何要扶持鲁王?不正是怕这个吗!”
滕胤早已习惯了诸葛恪的性格,并未少见多怪,只叹息道:“唉,我等客居江东本就是没办法的事。”
诸葛恪走下台阶,滕胤也立刻起身,站至一旁。
“承嗣啊。”诸葛恪道,“我是有私心不假.....我想攻下淮泗、徐扬,建立功业,可这其中亦是有公心的!”
“江东本就偏安一隅,如果放在以前仗着大江天堑,据守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到那时候,你我或许已入土为安,后面的事与你我何干?”
“可现在呢?”
诸葛恪的语气加重了几分。
“荆州尽失,大江天堑不在。魏国想哪天东下就哪天东下,届时如何?不如直接开城投降。”
滕胤拱着手,默不作声地听着。
这些话他似乎已经听过不少遍了。
曾几何时,诸葛恪还说过“诸葛亮仅以一州之力就能喊出克复中原,王业不偏安的口号,频频北伐,我也姓诸葛,如何能做缩头乌龟!”
那时滕胤只能心中暗想: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你又何必勉强呢。
但他却是认同诸葛恪此时的想法。
如今什么都不做就是慢性死亡,而寻求时机给魏国点压力,说不定能让吴国的国祚长久一些。
当然,如果玩砸了,直接猝死亡国也是有可能的。
“不说这个了。”诸葛恪冷静了下来,他走了两步问道:“诸王迁徙之事有眉目了吗?”
此前,诸葛恪因夏侯篡位之事产生警惕,又见魏国迁徙曹氏宗亲。
他觉得孙氏宗王在大江沿岸的战略要地十分扎眼,遂下令让诸王迁徙。
滕胤说道:“目前大部分宗王已开始着手准备,琅琊王休已徙至丹阳。唯独齐王奋,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