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费祎之死

“二位老将确为大汉忠良,但为人气傲。”

“邓车骑镇江州、宗征北镇永安,原本不在一个辖区大多时候相安无事,可如今魏国荆州水军已建成数年,又在去年荡平荆州。”

“万一魏国多路进犯,荆州魏军朔江而上,届时邓、宗二人总归要配合拒敌,人心难测,谁都说不好会发生什么。”

时年宗预在出任永安之前由尚书转为屯骑校尉,屯住江州的邓芝一次回朝后见到宗预就他说:

“按照礼法,六十岁就不应该再参与掌兵了,而你这岁数却才第一次掌兵,这是何解?”

宗预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你都七十岁了还紧握大军,我才六十为何不能统领军队?”

邓芝很是生气,也十分纳闷,在大汉官员中除了大将军费祎,其他人见到他都避让三分,这厮却敢跟他顶撞?

诸葛瞻确实不是有意攻讦,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上来看,明明有这样的隐患,就该提前行动起来杜绝风险。实在不行,姜维跟宗预换防呢?

这是出于公心。

刘禅觉得诸葛瞻所言有理,但他无能为力,叹了口气道:“军区换防这么大的事,不可能不经过大将军吧。”

“他虽人在汉寿,但朝中官员任免皆出自尚书令吕乂之手。”

说到这里,刘禅苦笑一声:“这吕令君谦虚少言,为政简明,执法严苛,清明能干哪哪都好.......”

“唯独有一点不好,他.....不听朕的。”

闻言,诸葛瞻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前有董允后有吕乂,连续两位尚书令由荆州人担任,此二人皆是大将军心腹。

这正是费祎不在朝堂依旧能稳定霸府的底气之一。

不过诸葛瞻倒是对费祎执政并无不满。

一则,费祎乃是先父钦点的继承人之一,不容置疑。

二来,他自己也是荆州人自然愿意荆州系为朝堂主导。

最重要的是,费祎是大汉朝堂的润滑剂,他虽是荆州派出身,但费氏乃是前益州牧刘璋的母族,而今费祎之女又做了太子妃。

如此一位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主政者,正是大汉的稳定剂....前提是魏国不打过来。

刘禅觉得头疼,这些年纵使已经有意在培植势力,但遇到麻烦事还是习惯性地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