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荐官

西域还在打仗,而朝廷要不断的向晋王那边输血,李景隆送来的海商税又快见底了,不过秋税快下来了,还能再继续坚持几个月。

 整个大明一年的财政却无法支持晋王在西域打一年的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短时间内无法解决。

 其次,就是官员的问题了,随着董伦的病故,内阁陷入半瘫痪状态了。

 以前都是内阁官员给出意见,董伦最后拍板,再拿给皇帝审阅,如今没人敢决策了。

 目前交给了朱高炽,由他顶替董伦,至于杨士奇,能力倒不是什么问题,但朱雄英不敢将全国大小政务都交给他决策。

 而且内阁的制度也需要改动,这个不急于一时。

 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官员的问题,如今缺官有点严重了。

 随着王钝,傅友文的病故,工部,礼部都缺了主官,下面的侍郎,郎中,员外郎经过调动,也是缺的厉害。

 而且汉南行省成立后还要抽出一部分官员过去任职。

 前往汉南任官的官员在品级上肯定是高于原品级的,也就是说直接升官了,有可能你在朝廷是个三四品的六部官员,到了汉南直接就是三司主官,正二品的封疆大吏。

 尽管是这样,朝廷的官员也没有多少想去汉南的,同样是正二品,在朝廷坐镇六部,当个尚书和在地方当个布政使这完全是两码事。

 更何况去的还是远离大明的汉南之地,在文官眼中,这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谁也不想去和安南人打交道。

 关键是,你身为大明的官吏,你想去哪当官,不想去哪,那也不是你官员个人说的算啊。

 皇帝要是点你的将,你不去也得去,而且去了还要干的好,到时候要是拿出政绩给朝廷交差,不然,你就脱了官服,永远留在汉南吧。

 奉天殿!

 朱雄英左手拿着一份官员名单,右手同样拿着一份官员名单,顿时笑了起来。

 左手是朝廷补缺的官员名单,右手是前往汉南任职的官员名单,都是各衙门尚书,侍郎,左右御史,大理寺卿,翰林院等官员推荐上来的。

 朱雄英只是扫了一眼就看明白了,朝廷补缺的官员都是他们的门生故吏,或者同乡好友,而去汉南的官员都是在朝廷或地方坐冷板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