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江淮运河(第2页)

 宋礼当即拱手道:“臣愿为陛下效命,为朝廷尽忠!”

 这老头挺有上进心的,还不错,是个能办事的好官。

 “宋卿,有句话朕要提前和你说清楚,按照年纪,你还有两年就能致仕了,你要留在朝廷,两年后就不能走了,干到什么时候朕不好说,或许三五年,或许十年八年,或许死于任上!”

 宋礼叹息一声,说道:“只要陛下不嫌弃臣岁数大,臣愿为陛下分忧!”

 朱雄英笑道:“才五十八岁,这岁数放在朝中都是年轻人,正是敢打敢拼的时候,你看六部尚书,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年纪的事不要太在意……”

 “你接替暴昭在刑部先干着吧!”

 上来就是刑部尚书!

 “臣谢陛下!”

 宋礼刚要退下,只见回头喊道:“宋卿可懂地形河流之事?”

 宋礼一愣,回首道:“回陛下,臣略懂一二!”

 “那好,你过来给朕讲讲这个大运河的情况!”

 “是!”

 宋礼站在一旁沉声道:“大运河始建于隋唐,由……”

 “停!”

 朱雄英打断道:“这样的废话不要说,说现在大运河的情况!”

 “是!”

 宋礼上前看了一眼地图,用手在上面比划道:“陛下请看,大运河分为南北两段,南起杭州,北至通州,细分为通惠河,卫河会通河,黄淮运河,江淮运河,江南运河几大段,其中最为重要是黄淮,江淮这一带地方水域!”

 朱雄英点头问道:“现在这条大运河还能用吗?”

 “回陛下,能是能用,不过,常年未修,淤泥沉积,堵塞严重,可小用,不可大用!”

 朱雄英听后又问道:“何处最为严重?”

 “回陛下,明初,大运河受黄河改道中断,由徐州至淮安五百余里只得借黄河作运道……”

 “由于黄河经常决口,改道,百姓深受大水之苦,也极大影响了朝廷漕运的正常进行!”

 目前来说,大明的都城在金陵,本身就处于南方,所以用不到大运河,这么多年朝廷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修。

 可一旦迁都到北方,无论是哪里,都无法自足,需要南方的各种物资来输血,而陆路的成本太高,海运的成本太高,漕运就显得最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