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科举制度(第2页)

 刘义隆无奈只得挑重点大概说了一遍。

 刘裕就问:“这考试内容怎么定,每个州郡县都一样吗?”

 “当然不能一样,县试是以县里的政务为时政策略为题,每个县的情况不一样,内容肯定不一样,以此类推,郡州到殿试都是一样,殿试就是以国政为题。”

 “嗯,不错,确实可以选拔出一批可用之才。”

 “老爹,以前无论是察举还是其他方式都是以才华为基准,而我们这次制定的科举是以时政为主题,选拔可以为官之才,以前察举出的人才可能是饱读诗书,但是未必能成为合格的官员,所以我们就以政务为题,这也是以后考察官吏的主要手段。”

 “确实,有才华的人未必能当好官,这个科举不错,现在缺的就是能处理政务的官员。”

 “老爹,我还打算在军中也实行差不多的制度,军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在军中进行选拔,除了武艺,带兵的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

 “可以,你把具体的方案弄出来再看。”

 “嗯,那老爹,我就跟檀道济和谢晦他们商议商议,毕竟军中选拔人才还得问问武将的看法。”

 “这个你自己做主吧,我给你一道圣旨,你需要谁配合就直接去找,不必再报我。”

 “谢了老爹。”

 “谢我没用,你快点成长起来,我也好歇歇。”

 刘义隆不敢再多久,说了一声马上就跑了,生怕跑得慢就得立马登基为帝。

 之后先找徐羡之商议科举试点,大家一致认为先在建康试一试效果,然后就定下来,然后由徐羡之和傅亮共同负责,最后的考题刘义隆定为如何安置南下流民。

 这也是刘裕最近头疼的事,毕竟南方这几年发展很好,北方魏国又是外族,汉人百姓有很多选择南下,现在的地是已经拿不出来了,所以现在流民快成负担了,刘义隆就正好拿科举试试,没准还真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科举扔给徐羡之他们,他又找上谢晦和檀道济,一说军中选拔人才的事,两人当即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