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红黑色的风
第783章 大运河(第2页)
隋朝运河是以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四个部分组成,其中邗沟如今已经在利用。
刘义隆的打算是将其余三部分陆续开凿或疏浚,毕竟有些前朝运河还可以使用。
通济渠通济渠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全长650公里。
黄河和淮河之间的水运,战国时已为鸿沟所沟通。西汉以后,这条运道便逐渐被汴渠(即汳水)所代替。
通济渠是隋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它分二段凿成:一段自今河南洛阳县西的隋帝宫殿“西苑”开始,引谷、洛二水达于河,大概循着东汉张纯所开阳渠的故道,由偃师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
另一段自板渚,引黄河水经荥阳、开封间与汴水合流,又至今杞县以西与汴水分流,折向东南,经今商丘、永城、宿州、灵璧、泗县、泗洪县,在盱眙之北入淮水。
通济渠在今商丘以下趋向东南,直接入淮,这是与东汉的汴渠入泗不同的。
因旧漕渠自今徐州以,下,流经泗水。
由于泗水河道弯曲,又有徐州洪和吕梁洪之险,所以通济渠改行新道,撇开徐州以下的泗水迳直入淮。
刘义隆则打算也是不流经泗水,直接入淮。
至于另一段,则依旧沿用隋朝的开凿方向,依旧利用开阳渠故道。
至于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则以后在规划,因为刘义隆知道,这个工程还需要户部的支持,户部尚书余澋那个老抠门,能够同意第一阶段的工程就谢天谢地就。
于是,刘义隆准备在大朝的时候提出这个设想,这本就是为了大宋更加繁荣,想必会得到支持。
很快,到了大朝的日子,刘义隆坐在御座之上,下方的官员则在高呼万岁后落座两侧。
随后,刘义隆道:“诸位爱卿,如今大宋虽然繁华,但是南北运输多以陆运,不仅损耗极大,而且速度也很慢,朕打算开凿运河,连通南北,这样可以使南北货物运输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