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震惊了沈丛文(第3页)

 方
 

言强忍着笑意,跟着沈丛文来到书房。

 湘西风情的雕花木窗下,藤编靠椅,梓木方桌,桌上的笔是一毛三分中小学习字笔,纸也只用一毛五分的糊窗高丽纸,墨是沉淀后加水的墨汁,所以无光彩,可以叫死墨。

 “伱比我年轻时候要强多了。”

 沈丛文坐了下来。

 方言一脸诧异,一问才知他说的是自己当燕大老师的时候,因为第一次登台授课,过于紧张,呆呆地站了10分钟,不知道说什么。

 好不容易开了口,结果10分钟就全讲完了,再次陷入窘迫,最后无奈之下,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曾其说你的小名叫‘岩子’,岩石的‘岩’,性子确实如磐石般稳重。”沈丛文把稿子递了过去,暗暗透露出愿意指导散文的意思。

 又一个“一字之师”!

 方言大为意外,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随后,照他的意思,从到到尾看了一遍,改动的地方不少,但修改得确实精准到位。

 “可惜我没有去过你写的这个苗寨,肯定很美吧。”沈丛文语气里透着一丝遗憾。

 方言说:“那个苗寨,我其实拍了不少照片。”

 “照片?!”

 沈丛文倍感兴趣:“有带在身边吗?”

 方言从包里取出第四期的《十月》期刊,照片就夹在《秋天的怀念》那一页。

 沈丛文翻着黑白照片,就算不是彩色,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眼里流露出怀念之色。

 靠着这些照片,沈丛文开始指导方言对《那山那人那狗》里的景色描写,修改润色。

 这么一来,更如诗如画,完全就像一副湘西风情的水墨画。

 “这篇《秋天的怀念》,写得很不错。”

 沈丛文趁着方言认真修改的工夫,随手翻起了《十月》。

 “这篇是我朋友写的,叫石铁生。”

 方言说:“丛文先生,我有个不情之请。”

 沈丛文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是想让我也点评下这篇散文吗?”

 方言郑重地点头,“可以吗?”

 沈丛文露出惊奇的目光,“看来这个‘铁生’是你很要好的朋友。”

 方言会心一笑:“非常要好的朋友!”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汪曾其的声音。

 “开饭了,开饭了。”

 满满一桌的菜,干贝炒萝卜、拌荠菜、拌菠菜、塞馅回锅油条……

 最硬的主菜就是鲤鱼豆腐,鲜嫩的鲤鱼肉配上香浓的汤汁,鲜艳的红辣椒丝勾人食欲。

 最后吃上一口鲜活的豆腐,任由美味在口腔内刺激交融。

 这叫一个滋味!

 方言连吃两大碗,瞥了眼汪曾其:“汪老,您怎么不吃啊?”

 汪曾其解释说,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自己烧的菜端上来之后,习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看客人们吃。

 沈丛文说:“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老师说的是。”

 汪曾其说,“小方,感觉味道怎么样?”

 “这可真是‘四方食事,不过手里一碗人间烟火’。”方言几乎脱口而出。

 “小方这一句,说到了吃的精髓。”

 汪曾其又惊又喜,接着把方言在菜市场讲的“萝卜开会”,分享给众人。

 “既然小方在吃上有这样的见解,不妨第一篇散文的题材,就先从这方面入手?”

 沈丛文放下筷子,把目光投了过去。

 “写关于吃和美食的散文?”

 方言脑海里下意识地浮现出纪录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