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187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

 “让他们独立拍片,确实比做多少思想工作,分多大的房子都要管用!”

 “我就不信,这帮学弟不想进步!”

 郭保昌设身处地地一想,拍案叫绝。

 “郭导也不要太乐观。”

 方言夹了块九转大肠,边嚼边说。

 这个主意,本来是给西影厂准备的。

 在长安的时候,吴天名专门请自己出谋划策,但因为西影厂是个大厂,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而他刚刚上任,位子才坐稳,掣肘的地方依然很多,没办法推行这项破天荒的改革。

 “西影厂不行,桂西厂未必就不行!”

 郭保昌语气里透着自信。

 方言道:“你们韦厂长会同意?”

 “这我不敢打包票。”

 郭保昌慎重道:“但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对不是保守传统的老顽固,一直在思变求变,要不然,也不会为了多要几个大学生,舍下这张老脸,亲自去求北电和中戏的老友。”

 “韦厂长这个人确实很开明。”

 方言回想起韦必达留给自己的印象。

 “不仅开明,而且一心想把桂西厂,从小到大,壮大起来,所以在厂里德高望重,说话很有分量,否则也不可能压下那么多反对的声音,把那批好房子,都分给这帮大学生。”

 郭保昌放下了筷子。

 “看来郭导很有把握。”

 方言举起酒杯,和他碰了一杯。

 船大难调动,船小好转弯,西影厂是大厂,而桂西厂是小厂,恰恰能更灵活。

 “彻底打破这项‘当助手七八年才能独立拍片‘的规矩,韦厂长或许不会轻易同意。”

 郭保昌道:“但是破例给这帮年轻人一次独当一面的机会,就像这次把好房子分给他们一样,韦厂长未必不会同意。”

 “这已经是個巨大的突破。”

 方言笑着说,如果桂西厂这么做,无异于打响了破除论资排辈的第一枪,首开先河。

 那么,桂西厂的招牌极有可能在全国打响,不愁没有大学生愿意来,没准将来,桂西厂还能成为“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摇篮。

 “您说的这些话,我都得记下来。”

 郭保昌笑道:“待会儿给韦厂长打电话的时候,我就照您这个意思说,不怕他不动心。”

 方言放下筷子,“郭导有没有想过让他们拍什么?”

 “独立拍片嘛,他们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拍好了皆大欢喜。”

 郭保昌说:“要是拍的不好,无非赔点钱,但能让这帮天之骄子认识到自己的斤两,踏踏实实地从学徒做起,赔点钱也值了!”

 方言问:“郭导觉得他们能不能成?”

 “方老师,不瞒你说,我觉得成功的机会很大,我这帮学弟,个顶个的都是人才。”

 郭保昌一脸骄傲:“兴许导戏的功力还欠火候,但说配色、构图、运镜这些,那绝对没话说,之前在北电毕业作品展上,您不和我一起见识过嘛。”

 “就是因为见识过,所以我才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把《那山那人那狗》交给他们来拍。”

 “什么?方老师,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郭保昌一下子酒醒了过来。

 “郭导觉得像吗?”

 方言一脸认真。

 “方老师,对不住,我喝多了。”

 郭保昌看他既不像喝醉,也不像在开玩笑,心里顿时急了,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