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太平间悟道(第2页)

 一路上,冯其庸对方言的好评不断,更加激起了自己的好奇心。

 翻到第一部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信息,以及《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的文章映入眼帘。

 对于从未接触过魔幻现实的他而说,无异于给他提供了一种欣赏《红楼梦》的新思路。

 而对于全国广大的作家和读者,无异于是打开了一扇通往魔幻现实的崭新大门。

 《十月》的增刊一经发行,顿时在文坛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就在陕北,长安作协后边的大院里,有几个专门提供给文学陕军聚会的房间。

 其中一个就是《延河》的编辑,王观胜的房间,门朝北开的一个狭长的房间里,一张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但不简单。

 陆遥、陈忠
 

史、白描等人经常到访。

 甚至,外地到《延河》,或者到长安作协来办事的作家,都会隔三差五地参加聚会。

 此时,椅子和床上都坐满了人。

 占不上座位的人,甘愿情愿地站着。

 陈忠史蹲在床沿,静静听着文学潮流的最新动态,纯文学、岭南文学、地域文学……

 众人议论着方言提出的观点,你一言我一语,有欣赏的,也有不欣赏的。

 而当爆发出激烈的争吵,已经偏离最初的话题,突然在人堆里冒出一个洪亮的声音。

 “球不顶!”

 一个个顺着声音望去,就见陆遥蹲在不起眼的角落,翻着《十月》的增刊。

 “陆遥刚才说得没错,球不顶!”

 王观胜笑着来了一句。

 一句“球不顶”,让争锋相对的众人顿时明白,那些跟文学创作无关的东西,根本没有议论的必要,纯粹是浪费时间,球事也不顶。

 一个个冷静下来,开始寻找新的话题。

 一时间,屋子里陷入了安静之中。

 陈忠史环顾四周,看到陆遥一个人自言自语,便凑了过去,就听见他说:

 “可惜,真的是太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我写的《走向大世界》,已经确定走传统现实主义的风格,没办法改了。”

 陆遥感慨道:“要不然,真想试一试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

 “魔幻现实主义?”

 陈忠史听过这个词,但也仅仅是听过,并不了解此中深意。

 “我记得你跟我讲过,你想写一部死后可以‘垫棺做枕’的作品,对吧?”

 陆遥把《十月》的增刊递给他。

 “对,像伱的《人生》、像方言的《大秦之裂变》、像李村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一样的著作。”陈忠史伸手一接,“这是什么?”

 “也许这个能帮到你,特别是岩子的那篇《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陆遥拍了拍他的肩,站了起来。

 看到他嘴角挂着的笑容,陈忠史越发好奇,随手翻起了《十月》的增刊。

 一翻,便不可收拾。

 魔幻现实主义,一下子就俘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