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怀虚宗二斤墨水

第二章 张老先生

陆宁出门向东走去,才走百十步,就听到有人问道:“陆宁,去哪儿啊?”

“是李大伯啊,我上老先生家去。你手上的伤刚好,这俩天不要干活了,别抻着。”

陆宁边走边和遇到的人打着招呼。

小镇人少,相互都很熟悉。

石路的东头尽处,有一处矮石墙围起大院,院内有一排青砖房子,共四房间。

房子外形简朴,最大的一间房顶四角有木制的房檐,是唯一的装饰,房檐被雕刻成波浪状,一条金色大鱼破浪而起,有鱼跃龙门之势。

“田,田地的田。”陆宁刚走进院,就听到一阵整齐的童音从第一间房中传来,这是镇里的学堂。

三间房子里有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读书识字。

他知道,第一间房子里的孩子最小,有一个稍大的孩子在教他们识字,这个孩子往往是学堂里学字最好的一个。

陆宁对这一切太熟悉了。

他小时一直是学堂里最好的学生之一,经常被轮换着教小学童识字。

想起小时候,陆宁不禁想起阿水、大牛、兰花等儿时伙伴,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身体消瘦、左眉上有颗黑痣的阿水十分聪明,他也是学堂里习书学字较好的学生。

刚入学堂时,身体粗壮的大牛学的最慢,常常学了后一个字就忘了前一个字,老先生无奈,就让陆宁和阿水帮助大牛,陆宁还好,性格随和,阿水则时常欺负大牛,而兰花总会护着大牛。

如今,阿水随家人不知搬去了哪里,大牛娶了兰花,去城里做了帮工。

这里,再也没有了他们的欢笑声和打闹声。

陆宁摇摇头,走到第三个门口,向里望了望,然后走进第四间屋子里。

这间屋子里家具不多,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张床,一个大书架,墙角还有一小铁炉。

此时,炉上水壶里的水已经开了,正在冒着热气。

他直接走到书架旁,把《子论道书》放在书架上,走到炉边,拿起水壶沏了一壶茶,又来到书架前,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

这座学堂是张老先生出钱盖起来的。

老先生收学生从不收取费用,自种一块地,也够平日所需。

当然,种地时一定会有不少人来帮忙,都是自发的。

听人讲,张老先生在一个大地方教过书,据说是一个县城,还做过官,是一个有大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