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激光》创刊号以及占坑的科学家

把《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培训的事情大部分扔出去之后,高振东还是回到了单板机的调试之中。

间或,也会写一写操作系统,由于意外的拿到了调制解调器,提前实现了网络的硬件基础条件,所以高振东及时调整了操作系统的进度计划。

现在包括终端显示和键盘驱动、汇编编译器、C编译器、中文编译环境、简单文件管理、数值计算编程、网络消息传输、文件传输等核心功能,已经可以在现有循环值守环境中实现,让大家先用着吧。

某种程度上,这个循环值守程序已经进化成了现阶段djs-59的一个简单操作系统,已经可以满足现阶段单机环境下的计算机操作和管理的需求了,再重复造一个单道批处理的轮子出来,好像已经没有必要。

结合网络硬件条件的具备,他准备在原计划单道批处理的基础上,直接进化为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

因为telnet的实现,用户远程登录已经有了实现的基础。

而正在进行中的单板机的研究,又为多用户操作系统的远程终端提供了硬件基础。

《激光》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高振东的论文——《一种激光器的研究及实现》。

这一方面是出于保密需要,一方面也是“兵团作战”的习惯。

这玩意难度有多大?1958年开始搞,到它真正合成成功,是在1965年,可是它仍然是世界第一,搞了7年才搞出来,据传一共动用了800多人。

听见他的话,首长也不生气,科学研究嘛,没有容易的。

反正现在由于管理原因,网络只是小规模部署,甚至暂时只能算点对点的集合,都算不上网络,而且没有操作系统的管理,网络这东西无从说起。

——《激光》。

照例,还是没有研究者的名字,在这个年代,越大的事情,在报道的时候越有可能没有名字,比如高振东前世那个世界第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公布的时候,全篇看不到一个人名。

干脆,直接一步到位得了。

封面上,出版人员还很文艺的写了一行题词。

后面的文章,则是国科院原研所等相关团队,对激光的各种特性的研究及拓展。

科工部领导领命而去,首长则在皱着眉头回想:“高振东,这个名字很熟悉啊,好像在哪儿看到过来着?”

一边想,一边把目光往书桌上密密麻麻的书投去。

深谙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他,知道这种工作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只是笑着开玩笑道:“他们可是‘大兵团作战’,却没想到没有这位同志‘小股突击’来得快啊,看来我们既要注意‘打大战’,但是类似的‘游击战’也不能忽视。”

文章先简介了我国光的受激辐射这一世界第一的成果,然后公布了这一成果正式中文名称——激光,并给出了国科院的成果鉴定方法和鉴定意见,并对比了国外的相关研究进度,紧接着文章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这一成果的意义,以及它所代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