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希望有的遗憾不再发生(第2页)

 好在十二机部特批的djs-59马上就在家里装好投入使用了,这样他有相当一部分操作系统的编程工作是不需要在厂里进行的,工作时间的分配更加灵活了。

 哎哟我去,十二机部那边这是变着法儿叫我加班是吧?

 高振东一边吐槽,一边工作。

 与此同时,防工委那边,有几个人正在做着一件事情。

 他们拨通了一条超级长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已经深入到了大漠深处。

 不过这个电话,并没有人在通话,只有调制解调器上灯光闪烁。

 十几分钟之后,大漠这边的科学家们看着自己发送过去,又被防工委发送回来的加密文件,笑道:“速度可真快啊,解密解密,看看是不是都一样。”

 没一会儿,文件解密成功,与加密前的明文完全一致。

 在场的一群科学家感到极为兴奋:“这个东西太好了,这样我们的一些重要的数据、文件、报告直接通过机要电话就传送了,别人拿到也没用。”

 一位科学家问另外一位:“你是搞应用数学的,伱觉得这个东西的加密强度怎么样?”

 这位科学家可是能手算导弹气动的超级大牛,不过在得到djs-59之后,他的工作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他想了想,很谨慎的道:“我没有看到这个东西的算法,不过从密钥长度来推算的话,加密强度在现在的计算机能力面前,非常高。不过如果计算机飞速发展的话,就不太好说。”

 不得不说,大牛就是大牛,看一个密钥长度就把des的情况推断了个八九不离十。

 在场的几位科学家商量着:“那我们是不是向防工委那边提一下这个事情?未雨绸缪也是好的。”

 “嗯,有道理,毕竟这个事情马虎不得。”

 还是那位应用数学大师说出了自己的分析:“按照我的判断,从数学上来看,这个算法的作者应该是有能力提升加密强度的,但是现在这个算法,可能是他权衡折中了加密强度和加解密速度的结果。”

 另一位科学家笑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好办了,我们要的是加密强度,但是对加解密速度却是没有什么高要求的。就刚才那个加解密速度,就算多花十倍八倍的时间,其实也能接受。”

 大漠这边的负责人拍了板:“那我们马上和防工委那边联系一下,把这个情况告诉他们,看看能不能再提升一下加密强度,我们不要速度。”

 这个要求当场就被反馈到了防工委这边,防工委领导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

 实际上他也组织了相关数学家对高振东的gm-1加密算法进行了分析,在当前的环境下,的确是非常难以暴力破解,但是大漠那边的想法,却也不无道理,万一计算机得到了极大发展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摇人,解铃还须系铃人,找高振东。

 这个事情都不用隔夜,马上,防工委一个电话打到了高振东这里,高振东放下手中的单晶炉的事情赶了过去,反正单晶炉也没那么急迫。

 赶到防工委,听了对加密算法的要求,并没有告诉他这个要求是哪里提出来的。

 不过高振东却是能猜到一点,无非就是那几个地方,特别是对加密速度没要求,对加密强度却是有很高要求的,那就更没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