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山月我不是庄主

第14章 羁押日子(第2页)

 “可怜的烨小子,哎。这样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给你讲讲我年轻的时候去过的地方吧。当然有些地方我也没去过,听朋友说的。” 

 于是,老元头就跟李烨聊自己经历见识的各地风俗人情,江湖传说,奇闻异事。 

 也有些是听他朋友说的,比如扬州秦淮河上的画舫,洛阳城里的赌坊…… 

 老元头估计很久没跟人聊天了,李烨呢,知道怎么跟老人聊天。于是一老一少聊的很投机,聊了很久,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不止如此,在接下来李烨关押在皇宫的日子里,老元头几乎每天晚上都来院子找他聊天。 

 时不时的,独孤青石也会在下值后来宗正府,看望李烨。当然更多的是带来朝中的消息。 

 七月,西蜀递交和亲文书,指定北周和亲对象是雍王杨召。长公主刘蕊将于八月启程,前往北周长安。 

 八月,雍王杨召率迎亲队伍出长安,前往武都郡迎接西蜀长公主。 

 八月中旬,太子杨兴在平康坊,因名妓张住住,与人争风吃醋,遭御史台弹劾。皇帝雷霆大怒,罚太子闭门思过。 

 九月初,雍王迎西蜀长公主回到长安,并于中旬举行大婚。雍王册立西蜀长公主刘蕊为雍王妃。 

 九月底,司天监上奏,近日夜观星象,洛阳城帝星笼罩,宜新修都城,迁都洛阳。 

 皇帝下诏,各省各部各州拟奏折章程合议迁都事宜。 

 朝中大臣陆续上书表示,北周宜休养生息,应暂停对外用兵,迁都洛阳。 

 反对者寥寥无几,就连正在准备东征的柱国大将军李信和正在用兵的柱国大将军卢远也都表示支持。 

 雍王正值大婚,休沐中,不曾上书言事。 

 十月初,皇帝下诏,于建武十三年,新修东都洛阳。 

 “坏了!”李烨突然喊了一声。 

 正在传达消息的独孤青石吓了一跳,紧张地问道:“一切都不出你所料,哪里坏了呢?” 

 “雍王生性多疑,善于静观默察。事情进展的太顺利,且太子一派均表示支持。这些雍王肯定看在眼里。若是这个时候我们向皇帝建言由太子督建洛阳,他必起疑心。到时候,反倒不妙。” 

 “那怎么办?” 

 “容我想想。”李烨皱着眉不断盘算。 

 一会儿过后,李烨开口说道:“兄长,咱们这样,反其道而行之。不可一致推举,只需太子少师一人即可。太子少师是太子一派无疑,由他推举最合适。也联络其他各家,让其缄口不言。” 

 “好,我这就去。” 

 “慢着,这事你不合适,雍王肯定盯着各家,你出入各家必遭怀疑。” 

 “那谁去?难道你去?” 

 李烨笑笑说道:“你难道忘了爱串门的‘长安包打听’么?” 

 “王玄。” 

 “还有这次得跟太子少师坦言,就说一句。李家和独孤家只为保太子性命。他是聪明人能理解,也知道怎么取舍。” 

 “好,我这就出宫办事。” 

 李烨看着独孤青石离去,心中笃定,一心想当皇帝的雍王不会理解他们只是想保太子一命,而不是争夺皇位了。 

 但是可笑的是,太子根本就不知道现在有人只是希望能保住他的性命。他还以为自己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皇位触手可及。 

 十月中旬,皇帝于朝堂和众大臣合议督建洛阳之人选。洛阳作为将来的都城,督建主官应是皇室成员。合适的人选也就是太子或雍王。 

 各大臣众说不一,只有太子少师王谊力荐太子督建新都洛阳,皇帝犹豫未决,容后再议。 

 当晚,在长安雍王府,雍王正与几个秘密前来的大臣商议白天之事。 

 最终,众人如白天朝堂一样没有一致定论。 

 无奈,雍王让他们先行回府,只留了已是户部侍郎的季儒。 

 “殿下,这事有蹊跷,先是太子一派大臣均支持迁都。后面却只有一个王谊举荐太子督建洛阳,其他人则缄口不言。” 

 “你说的没错,太子一派一致支持迁都,可以理解成他们对皇位还有想法。 

 如果一致举荐本王督建洛阳,想让本王远离长安远离陛下。 

 再如果一致举荐太子,是想让太子立功,改善陛下对他的看法。 

 但是如今却是捉摸不透啊,他们目的何在。” 

 “臣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思索良久,雍王终于下定决心,开口道:“放太子去督建洛阳。 

 六部都会派人手协助营建新都,正好季儒你现在是户部侍郎,跟着去,伺机而动。 

 明年在洛阳废了他杨兴的太子之位。 

 太子之位被废,人又远离长安,远离陛下,我看他怎么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