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争嫡(第2页)

 “臣,李青……” 

 “免了。”朱元璋摆了摆手,“所有人都退下,不得御令不得进来。” 

 “奴婢遵旨。”小黄门行了一礼,退出大殿。 

 朱元璋走到御案前坐下,扬了扬下巴,“坐吧。” 

 “谢皇上。”李青坐在老朱面前,道:“皇上,关外的局势……情况不乐观啊!” 

 朱元璋叹了口气,皱眉道:“你的那份奏疏咱看了,按理说,关外的局势不会变化如此之快,这其中应该有蹊跷之处。” 

 “或许吧,但元人部落合作是事实,朝廷必须得做好应对之策。”李青挠了挠头,“皇上,军队不能再一直锁着了,都这么久了,储君之位您还没合适人选吗?” 

 朱元璋眉头皱的更深了些,沉吟良久,反问道:“你觉得允炆、允熥,谁更适合?” 

 李青搞不清楚老朱是不是试探他,稳妥道:“这种事臣岂敢乱言?” 

 顿了顿,又道:“对了皇上,昨夜蓝玉、李景隆都去我府上了。” 

 “嗯,咱知道。”朱元璋点点头,“不过你主动告诉咱,这种态度不错,咱喜欢。” 

 “……”李青拱手道,“皇上,这储君之位不宜拖得过久,太久只怕会影响社稷啊!” 

 “嗯,咱明白,是该结束了。”朱元璋语气带着无奈,“午朝你也参加,等朝臣议的差不多时,你带头奏请,立…立允熥为皇太孙。” 

 “啊?!”李青大惊,人都傻了。 

 “啊什么啊?”朱元璋被他吓了一跳,没好气道,“你是觉得允熥不堪大用吗?” 

 “不是不是。”李青连连摆手,干笑道,“臣是吃惊,皇上中午就要立皇太孙,” 

 朱元璋翻了个白眼,“嘴严点儿,要是提前透露出去,咱剥了你的皮。” 

 “不敢不敢。” 

 众所周知,老朱的剥皮从来不是形容词。 

 李青心里震惊,他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这回自己可一点儿也没干涉啊,为何老朱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呢? 

 难道是变故还未到时候? 

 …… 

 午朝,群臣齐聚。 

 争嫡戏码已经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群臣行完君臣之礼,不待老朱开口,便自发开始站队。 

 礼部尚书率先出班,“皇上,大皇孙仁厚贤德,有太子风范,可堪大用。” 

 话刚落音,吏部侍郎出言反驳:“此言差矣,立嫡立长,二皇孙才是最佳人选。” 

 礼部侍郎出班,再驳:“大皇孙生母便是太子妃,立嫡立长理应是他。” 

 “非也,大皇孙出生在前,生母升任太子妃在后,由此可得,大皇孙仍是庶出, 

 岂不闻,商纣王与微子启乎?” 

 “哈哈……大谬之论。”另一人出班,“嫡长子继承制,自周以后才开始,你拿殷商举例,简直可笑。” 

 “附议,汉武帝也是庶出,但生母升任皇后,一样被立为太子,由此可得,只要生母是正妃,便是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