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臣有一计(第2页)

 小胖拱手道,“儿臣遵旨。” 

 …… 

 朱棣心情极好,让两人落座,聊出兵事宜。 

 “这次是宣扬国威的好机会。”朱棣目光湛湛,“届时,朕欲水陆并进,一举平定安南,将其收入囊中!” 

 道衍问:“皇上,国库还有钱吗?” 

 “这话说的,肯定有啊!”朱棣笑道,“莫听夏原吉哭穷,国库没那么穷,加上这次在富绅那儿抄了这么多钱,岂会连出兵的钱都没有。” 

 相较于安南,李青更关心关外的局势,“皇上,漠北情况如何?” 

 说到这个,朱棣严肃下来,“他们在的确在融合,不过距离统一还差的远呢。” 

 顿了顿,“其实这样也好,聚在一块儿大明反而好出兵,真要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打,太他娘费钱、费时了,等开海赚了钱,再对他们出兵也不迟。” 

 李青点头,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就这样看着元人做大,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见他面露忧郁,朱棣笑道,“朕比你更了解他们,放心吧,元人视劫掠为天经地义,他们抢不了大明,只能窝里斗,绝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统一。” 

 朱棣道,“举例来说,水稻两年三熟,平均下来,一亩农田年产近五百斤,可以养活两个成年人; 

 而一亩草原,也就能养两只羊,两只羊最多够一个成年人一个多月; 

 游牧和农耕差的太远太远了,资源不够,他们只能相互争抢。” 

 “皇上不可大意。”道衍劝道,“话虽如此,可元人在战斗的过程中,战力也会与日俱增。” 

 “嘿嘿……会打有个屁用啊!”朱棣阴恻恻道,“朕即位这两年,每逢临近冬季,都会让边关将士深入漠北,点燃干草,引火燎原,牛羊都没得吃,他们的日子能好过吗? 

 人口都发展不起来,即便再能打,又能如何?” 

 道衍砸吧砸吧嘴,拱手道,“皇上圣明!” 

 李青也是一阵唏嘘,老四真阴啊,这一招简直称得上绝户计。 

 但这样一来,双方的大战也将不远了。 

 一旦元人到了相互劫掠,都难以维持生存的时候,他们只有劫掠大明一条路能走。 

 不过大明有坚固的城墙,有威力不俗的大炮,守城还是没太大问题。 

 朱棣伸了伸懒腰,杀气腾腾道:“现在朕只想搞钱,没空搭理他们,等腾出手来,再让他们好看。” 

 他信心十足:“有生之年,朕必将把草原平定。” 

 “皇上圣明。”二人拍了记马屁。 

 对于这二人的马屁,朱棣相当受用,哈哈大笑起来。 

 谈论了会儿军事,朱棣又转而聊起文治,比如:浙西治水、户籍制度改革…… 

 看着眉飞色舞的朱棣,李青心下欣然,大明能有这样一位皇帝,何愁不兴旺。 

 尽管老四不是啥好人,篡权夺位,甚至还一门心思的想杀侄子,但那又怎样,并不妨碍朱棣是个好皇帝。 

 小小朱倒是个好人,品格高尚,礼贤下士,但他却不是当皇帝的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