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册立皇太孙,万国来朝

 朱棣这次的亲征,一举击溃了北元的野心,收获的政治成果很大,数月后,鞑靼太师阿鲁台携带大量贡品前来朝贡。 

 接着,瓦剌部也派了使臣到来。 

 双方进贡的马匹、貂皮、银鼠皮……等大量贡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财政。 

 朱棣也象征性地回赠了丝绸、茶叶,但总得来说,还是大明赚。 

 不过,这次亲征对争嫡,也带来一些变故。 

 百官见当今皇帝如此尚武,愈发觉得汉王有戏,有不少投到汉王门下。 

 老二的势力发展愈发庞大,甚至已经盖过了老大。 

 这让朱棣始料未及,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太子之位没有悬念,朱棣没有真要立老二的打算。 

 但老二太好用了,朱棣不想让他走,只要老二在,文臣和老大就折腾不起来。 

 对于帝王而言,适当的朝争并不是坏事,反而是大好事儿。 

 朱棣要的是让老大做事,让老二压制老大。 

 但,压得太狠也不行。 

 于是,他找到李青想办法。 

 临近年关,李青正舒服的准备过大年呢,抱怨道:“皇上,大过年的,没你这么使唤人的啊!” 

 “少废话。”朱棣道,“你还有计没?” 

 李青对老二无感,直接道,“让汉王就藩。” 

 “他还不能走。”朱棣摇头。 

 李青无奈:“那就多亲近亲近太子。” 

 “这个……也不行。”朱棣道,“朕不想让老大和文臣尝到甜头。” 

 “……啥话都让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李青没好气道,“我也没办法。” 

 “不,你有。” 

 李青:“……” 

 沉吟片刻,李青道,“既如此,那就给太子找个帮手吧。” 

 “朕信不过。” 

 “不,你信得过。” 

 “是谁?” 

 “皇长孙!” 

 “瞻基?”朱棣一怔,旋即大点其头,“好,这个好。” 

 …… 

 永乐九年,百官上朝第一天,朱棣便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册封皇长孙,为皇太孙! 

 皇太孙意味着什么,群臣再了解不过,因为大明第一任皇太孙就是建文。 

 一时间,争嫡局势再度发生变化,太子党犹如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而强势的汉王党,也收敛许多。 

 争嫡重新恢复了朱棣想要的结果,太子党占优,汉王党穷追猛打。 

 朱棣这下放了心,再次将精力放在了建都,通运河上。 

 去年下半年的赋税,加上贡品,国库总算是有了点儿小钱。 

 这一下,朱棣腰杆又硬了。 

 修,继续修! 

 老四敢这么干,也是有依仗的,最迟下半年,三宝就能回来。 

 到时候,又是一大笔财政收入。 

 不过,国库实在经不起朱棣这么大手大脚,只三个月的光景,再次陷入枯竭,连上半年的赋税都等不到了。 

 当此时也,一个人站了出来。 

 ——汉王,朱高煦! 

 为讨朱棣开心,他直接拿出大半身家,鼎力支持老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