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语成谶(第2页)

 李青嘱咐道:“没事儿多走动走动,别整日待着不动,公务再忙,也不至于这点儿时间都没有。” 

 “哎,青哥再见。”小胖点头,走了两步又回过头,“那个……” 

 “又有啥事儿?” 

 小胖讪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皮蛋咋做的青哥你说一下,等我吃完了,再让人做些。” 

 你是懂用词儿的……李青扶额,不过还是说了一下皮蛋制作过程,又给他号了下脉,并无发现病症,这才放他离开。 

 ~ 

 两日后,嫩玉米成熟大半。 

 李青掰下八十棒子送进宫,又给曹国公府送去二十棒子,蓝玉不在京师,估计要在凤阳和甥孙一起过年,李青没往梁国公府送。 

 进宫又给徐妙云诊治一番,开了些药。 

 忙完这些,李青找朱棣请假。 

 “又请假?”朱棣一边啃着煮玉米,一边训李青,“你说说,你这年过的还不爽吗? 

 朕给你开那么高俸禄,你不勤快点儿也就罢了,还整日想着偷懒,你对得起你的俸禄吗? 

 对得起朕的栽培吗?” 

 李青抹了把脸,抹去喷在脸上玉米碎屑,赔笑道:“这次只请一个月。” 

 “一个月?还只请?”朱棣骂道,“给你脸了是吧?”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李青气苦道,“你这样会没朋友的。” 

 朱棣勃然大怒:“你他娘怎么有脸说这话?” 

 换个人说,他绝不会这么生气。 

 这话谁都有资格说,唯独李青没有。 

 “皇上,这次是真有事儿。”李青认真道。 

 见他不似说谎,朱棣稍稍压了压火气,“什么事儿?” 

 “我师父忌日快到了。”这话说多了,李青也没了忌讳,“之前因为太忙,这两年忙,我一直没去,现在不是不忙了嘛。” 

 朱棣怔了一下,脸上的怒色趋于平和,大明以孝治国,虽然帝王可以夺情,但必须得是特殊情况。 

 “那行吧!”朱棣点头同意,“就一个月。” 

 顿了顿,“要不要给你派些锦衣卫随行?” 

 “这倒不用,只是烧个纸钱而已,又不是衣锦还乡。”李青笑道,“我的本事,皇上你又不是不知道。” 

 朱棣一想也是,“对了李青,你家人呢,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我是孤儿,从小跟着师父长大。”李青脸不红气不喘。 

 谎话说多了,也就习惯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真是孤儿,别说爹娘了,祖宗十八代还没出世呢。 

 朱棣没再说什么,甚至没怀疑张邋遢没死。 

 在这孝道大于天的时代,没人敢拿长辈死了开玩笑,且在他的印象中,李青也不是那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