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于谦

 文官后悔了,顺天样样不如金陵,抛开繁华程度不谈,单是这恶劣的自然条件,就让他们苦不堪言。 

 娇生惯养的文官,哪里受的了这个苦,但……后悔也晚了。 

 来都来了,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做了官,谁也不想这么放弃,文臣们嘴上抱怨,却没一人辞职。 

 转眼,又到了发‘年终奖’的日子。 

 永乐十九年,大年初一。 

 大明公司年会召开,朝会上,朱棣总结当下,展望未来,给群臣画了一张大大的饼。 

 他也知道群臣有情绪,为了安抚这些人,朱棣把年终奖翻了一倍,在京官员都领了个大大的红包。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言官大多闭了嘴,不过,这点儿钱在世家出身的官员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但言官一闭嘴,他们也不好发动舆论攻势,只好暂且忍耐,等待时机。 

 ~ 

 经过田亩清丈,摊丁入亩的施行,大明财政得到极大缓解,国库一改入不敷出窘境,开始有了积蓄。 

 小胖压力大减,夏原吉也有了笑脸,朱棣也不再大手大脚花钱,除了江南出身的官员有情绪,其他方面哪哪都好。 

 二月,在小胖的提议下,朱棣下达了一道诏书,朝廷允许在京官员接妻小过来,并提供路费。 

 朱棣进一步安抚官员情绪,国家运转,离不开臣子,他也不想这些人带着情绪理政。 

 经过这一举措,朝堂逐渐趋于平静,群臣对迁都的反对情绪淡化许多。 

 同时,朱棣延缓了早朝时间,改为卯时三刻。(凌晨五点四十五分。) 

 …… 

 三月十五这天,朱棣褪下常服,换上一身崭新团龙袍,对着镜子照了又照,捋捋胡子,正正帝冠,今日的他十分注意自己形象。 

 今天是个特殊日子,大明的殿试就在今日。 

 “爷爷今日,更英明神武了呢。”朱瞻基日常舔狗,宛若女神备胎。 

 “终究是老了啊!”朱棣唏嘘,又斜睨了大孙一眼,“待会儿,跟爷爷一起。” 

 “啊?这……”朱瞻基心中狂喜,矜持道,“这可以吗?” 

 朱棣嗤笑一声,又照了照镜子,“走吧!” 

 舔狗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朱瞻基拱手称是,颠颠儿地跟上皇爷爷。 

 ~ 

 今日殿试,朱棣取消了午朝,奉天殿广场只有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翰林院一众大佬。 

 皇帝驾到,官员行礼,考生有样学样,个个脸孔涨红。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 

 “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