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朱棣发飙(第2页)

 “下官告退。”于谦起身拱手,转身离去。 

 目送他离开,李青蹙着眉头,权衡让于谦跟去的利弊。 

 最终,他释然了。 

 于谦虽然原则性太强,但并不迂腐,无论是历史上他的事迹,还是之前在朝堂上驳斥群臣,都证明,于谦并不是死读书,他具备执行能力。 

 …… 

 桌上的茶早凉了,李青抿了一口便放下了,开始思考大明内部的事儿。 

 随着大明一系列国策推行,富绅,尤其是江南富绅的利益,一步步被压缩,甚至被连续剥削后,他们反抗是必然的事儿。 

 对此,李青并不感到意外。 

 只不过,他本以为群臣反抗会在朱棣死后,没想到现在就开始了。 

 “唉…走一步看一步吧。”李青叹了口气,轻声自语:“这权力场就像是个绞肉机,一旦运转开来,绝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亘古不变! 

 便是把百官全都杀了,也改变不了。 

 朱元璋杀的还少吗? 

 结果呢? 

 治标不治本! 

 自私、贪婪,是人的劣根。 

 李青没有能力改变,他只是想尽可能让百姓过得更好些,仅此而已。 

 至于朝堂……李青摇头。 

 茶已凉透,李青一饮而尽,准备回家喝个小酒,缓解一下糟糕的心情。 

 不料刚出后堂,就遇到了神色匆匆的朱瞻基。 

 “怎么了?” 

 “皇爷爷要治我爹的罪。” 

 “我当是什么呢。”李青失笑道,“走,你要没事儿,来我府上喝酒。” 

 朱瞻基哪还有心情喝酒,焦急道:“皇爷爷要废了我爹,让二叔回来呢。” 

 “……这你也信?”李青有些好笑,“亏你这么聪明,皇上若真想让你二叔接位,又岂会隔代培养你?” 

 “哎呀,这次不一样。”当局者迷,朱瞻基是真怕老爹太子之位不保,“皇爷爷把这次贼寇作乱的事,都赖在我爹头上了, 

 就在刚才,东厂千户禀报:现在唐赛儿叛乱,成了唐赛儿起义,在民间,唐赛儿起义成了山.东百姓,反抗皇爷爷暴政的英雄行为, 

 不止如此,就连三大殿纵火案,也成了太祖皇帝发雷霆之怒,引来天罚劈三大殿,且三大殿都烧成了灰,传得有板有眼……” 

 朱瞻基急道:“爷爷是真火了,责问我爹是怎么监国的,骂的那叫一个难听,你还是去看看吧!” 

 李青无奈点头,显然,这就是南方文官的计谋,目的很明确,就是恶心朱棣。 

 但……的确够恶心人,朱棣暴怒也在情理之中。 

 总得有人背锅,而作为监国的太子难辞其咎。 

 文臣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朱棣隔代培养朱瞻基,这说明太子之位稳如泰山,所以他们没有顾忌。 

 而朱棣之所以拿胖儿开刀,也是为了让文官集团明白,太子之位并非牢不可破,你们要是再作,老子就换太子。 

 说到底都是心理博弈,只有好圣孙当真了。 

 …… 

 “朕让你监国,你就监出这个熊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