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能走老路(第2页)

 李青说道:“你若禁海,朝廷上下必定一片欢呼,然后,背地里可劲儿搞走私,你遏制南方的战略目的非但不会达到,反而会让朝廷损失一大波经济来源; 

 这还是其次,一旦禁海,朝廷自然也不能出海贸易,这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你不会不知道。” 

 小胖沉默。 

 李青继续:“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利润,还有很多看不到,却更贵重的东西,比如:永乐米、永乐豆, 

 三宝这次出海,兴许还能带来新作物,这些对大明的正面影响,是你再如何励精图治,也达不到的高度。”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开海的好处远不止如此。”李青道,“大明地大物博不假,但也不是包罗万象,海外还是有很多好东西的; 

 此外,大明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和海外诸国始终保持交流,才重中之重; 

 若一直存着,‘天朝上国,余皆蛮夷’的心理,那大明迟早会在自大中被人赶超,甚至……挨打。” 

 小胖满脸挫败,愧然道:“还是青哥看得长远,我目光太短浅了。” 

 “也不能这么说。”李青宽慰,“你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并没有错。” 

 “唉……这么一看,我先前制定的发展规划,得全盘推翻了。”小胖苦涩,“青哥的这条路更好,但也更难。” 

 “我会帮你。”李青说。 

 “嗯。” 

 …… 

 宫门口。 

 李青一出来,就看到了于谦,“在等我?” 

 于谦点头。 

 “还是因为开海?”李青头前走着。 

 于谦跟上,小声说着开海的好处,语气中透着惋惜,“开海于百姓,于江山社稷都好处多多,国家施政,早一日跟晚一日的区别太大了,皇上对尚书大人信赖有加……” 

 李青一步步走着,于谦一句句说着…… 

 不知不觉,二人已到了衙门口。 

 “于谦。”一直沉默的李青开口:“以后改改这毛躁的急性子,不要一上来就表明真实目的,朝堂的水很深,你若一直这样,以后会吃亏的。” 

 “下官明白,不过开海……” 

 “开海的事儿你不用操心了,有我呢。”李青道,“我之前就跟你说过,现在我再说一次,你且记好了。” 

 “李尚书请说。”于谦点头。 

 “第一,在其位谋其政,官场上最忌讳的是‘多管闲事’,你若想管,可以,升任到可以管的官职; 

 第二,凡事谋而后动,大道理谁都懂,却也太过苍白; 

 第三,好好活着,不管你有多好的国策,人死了,可就什么也没了。”李青一口气说完,“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