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流放交趾

 三日后,朱瞻基做出决定,流放朱高煦去交趾。 

 当然,这是官方说法,真实目的就是让他镇守交趾,给了他部分兵权。 

 朱瞻基这么做,并不是基于叔侄情,亦或碍于李青情分,而是出于大局考虑。 

 大明太大了,太祖创业,太宗更上层楼,这偌大的江山,让他分身乏术,根本没那么多精力面面俱到。 

 他欲效法父亲,着重发展民生,让子民过上好日子,但这样做,也有一个弊端。 

 ——未来战略收缩是必然。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开疆拓土,又要繁荣昌盛,到头来只会两头都丢。 

 朱瞻基是个明白人,与其将来交趾失去控制,还不如交给朱家自己人。 

 即便他日交趾真离大明而去,那也无甚打紧,毕竟……肉烂在锅里。 

 王府。 

 朱瞻基亲自宣读旨意。 

 汉王一家凄凄惨惨,不停地抹泪,在他们看来,流放交趾和杀了他们没多大区别,甚至还不如直接杀了他们。 

 古人的乡土观念超级重,落叶归根是所有人的夙愿。 

 而朱瞻基却让他们终生不得踏入大明一步,这对他们来说,比死还难受。 

 他们宁愿流放广贵。 

 朱高煦却不这么认为,他虽憨,却不傻,大侄子此举,无疑在逼他自立。 

 他有些不敢置信,“你真让我去交趾?” 

 “嗯,你犯下如此罪过,流放交趾已是便宜了你。”朱瞻基阴沉着脸,“去不去可由不得你。” 

 这一次,朱高煦没有再回怼,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你可想好了?!” 

 “君无戏言!”朱瞻基淡淡道,“你收拾一下,限你三日出发,不然…休怪朕无情。” 

 朱高煦沉默少顷,“不用三日,明儿我就走。” 

 朱瞻基警告道:“记着,终身不得踏入大明一步,否则朕必杀之。” 

 …… 

 汉王流放的消息,在朝堂传开,群臣一下炸了锅。 

 都是人精,他们太清楚这样做的后果。 

 群臣一致反对,态度坚决。 

 这次,他们倒没什么坏心思,只是单纯地为大明着想。 

 事实上,大明的官员确实贪腐成风,甚至并不那么忠于皇帝,却十分忠于大明。 

 除了家国情怀外,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吃的是大明的饭,真心不希望大明倒了。 

 昔日朱棣靖难,他们心安理得地继续当官,且能继续当官,是因为朱棣是太祖亲子,大明还是大明,只是换了个皇帝而已。 

 但朱高煦流放交趾就不一样了,若有朝一日,汉王后裔带着交趾大军卷土重来,那大明还是大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