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青伯,我想看看你摘掉面具的样子(第2页)

 伯颜帖木儿很实诚,他爹让他送远点儿,他还真送的不近,一直送到居庸关才停下。 

 “李先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伯颜帖木儿很不舍,这些天的相处,二人已然成了忘年交。 

 “你的路还长,不要着眼于现在。”李青跟一个长辈似的,“以后有机会的话,或许还会相见。” 

 伯颜帖木儿点点头,“我去拜别皇帝陛下。” 

 “嗯,去吧。” 

 ~ 

 …… 

 一进京,李青就甩开大部队,直接回了家。 

 “老爷回来啦。”丫鬟上前见礼,少顷,三女匆匆出来,见真是李青,喜得不行。 

 要回金陵了,她们自然开心。 

 “先生这次可真是神速呢。” 

 确实快,三月初出发,这才五月底,连去带回来总共两个多月,远超她们预期。 

 “过两日咱们就回金陵。”李青轻声说。 

 “嗯,好。”她们笑得开心。 

 唯有一旁的小丫鬟,满脸的失落。 

 老爷走了,她就失业了,上哪儿找这么好的工作啊? 

 消息在府上传开,下人们情绪低落。 

 这么好的主家,怕是以后再难遇到,一个个伤心得不行,老管家都哭了。 

 李青得知后,把下人召集在一起,做了一番疏导,并承诺补偿他们六个月的工钱。 

 下人们情绪好转不少,但还是更希望老爷留下来。 

 但也只是希望,老爷去留,又岂是他们能左右的,只好去收拾东西。 

 … 

 下人离去后,李青在家休息了一日,第二天去了皇宫。 

 中殿。 

 朱瞻基皱眉道:“你就这么急?” 

 “我留在这儿也没多大用了,”李青笑道,“我想安度晚年不过分吧?” 

 “不过分。” 

 朱瞻基闷声道:“喝两杯吧。” 

 “好啊!” 

 酒菜上齐,二人对饮。 

 “青伯,其实你可以再留几年,如果我没记错,你还不到七十吧?” 

 “挽留的话就不用说了,”李青轻轻摆手,叹道:“四十五年了,我也累了,想过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好吧。”朱瞻基遗憾地叹了口气,“那你……有没有想对我说的?” 

 李青想了想:“以后有儿子了,好好教导。” 

 “儿子……”朱瞻基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涩,“我会不会有儿子,我自己心里都没谱。” 

 他已经好几个闺女了,就是不生儿子。 

 “你又没毛病,儿子肯定会有的。”李青安慰一句,认真叮嘱: 

 “你从小就被当做继承人来培养,能有今日的成就,都是太宗、仁宗在你年少时种下的善因, 

 教育,尤其是对继承人的教育,乃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