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孙氏(第2页)

 “妾身闲着也是闲着。”孙氏起身让朱瞻基坐下,“妾身给皇上捏捏肩,解解乏。” 

 “嗯……”朱瞻基舒服地靠在椅上,享受着难得的清闲。 

 两人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孙氏十岁就进了宫,被招入仁宗还是太子时的太子府。 

 那时朱瞻基也才十来岁,两人同龄又经常见面,且孙氏生的极美。 

 郎才女貌,随着年纪见长,情窦初开,对彼此暗生情愫; 

 本来按照剧情发展,应该是情投意合,修成正果; 

 奈何,到了朱瞻基成年,朱棣直接来了个棒打鸳鸯! 

 当然,朱棣还不至于对一个女娃过不去,他这么做,原因也很简单; 

 孙氏的父亲孙忠是永城县主簿,朱瞻基的母亲张氏,也是永城县人,且孙氏就是张氏带进宫的。 

 当时朱棣和文臣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无论出于对文臣的打压,还是出于未来儿媳、孙媳有可能联手,外戚专权的考虑;都不得不打下这一棒。 

 于是,他便钦点胡氏为朱瞻基的正妻。 

 美其名曰:古语有云,娶妻娶贤,纳妾纳美,人你可以收,但不能让她做正妻。 

 朱瞻基爱美人,但更爱江山,于是乎:皇爷爷说的对! 

 后来,朱瞻基做了皇帝,就想着废了胡氏,改立孙氏为皇后,原因无他,懂事,温顺,貌美,会来事儿,搁谁谁不迷糊? 

 但想归想,却苦于没有合适理由。 

 毕竟是太宗钦点的,哪能说废就废。 

 直到孙氏诞下龙子,才总算是等到了借口。 

 朱瞻基以立国本为由,提出改立孙氏。 

 然,事实证明,想废掉皇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皇后母仪天下,便是皇帝也不能无端废后,朝堂上争得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杨士奇、杨荣二人鼎力相助,才让孙氏得以上位。 

 杨荣直接列出了胡氏数十条过失,朱瞻基对胡氏没多少感情,却也不想埋汰人家,于是就给驳回了。 

 于是,杨士奇提出胡皇后诞不下龙子,许是上天不喜,福德浅薄云云。 

 就这样,胡皇后退出了后宫之主的坤宁宫,直接出家去了。 

 当时朱瞻基一门心思地让青梅上位,现在回头想想,又颇觉荒唐,同时,也意识到了错误。 

 但,天子哪有认错的道理。 

 且太子已立,废掉太子生母会动摇国本,无论出于政治,还是出于个人感情考虑,都不宜再更换皇后。 

 “唉……”朱瞻基叹了口气。 

 “怎么了皇上?”孙氏关心道,“可是臣妾按的重了?” 

 “无事。”朱瞻基摆摆手,“朕乏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孙氏‘哦’了一声,情绪低落道:“皇上早些休息,臣妾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