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风云人物

 众大佬面面相觑,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现在被架起来了,同意的话利益受损,不同意……没办法不同意。 

 在这种局势下,谁也不敢逆势而为,一个弄不好,必会被踢出局。 

 下面的人,眼馋他们位置不是一天两天了。 

 朱祁镇望向众大佬,“众卿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王骥第一个响应。 

 他刚受小皇帝恩典,自然要投桃报李,给其面子,且他之前只是侍郎,虽也保举了一些,但和这些个尚书相比,远远不如。 

 废除保举制,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郭琎紧随其后,“皇上英明!” 

 大势无可挽回,其他人也只得顺势而行,高呼:皇上英明。 

 朱祁镇起身道:“即日起,废除保举制,朝廷任免、升迁官员,由吏部考核、拟定人选。” 

 “皇上圣明呐!”郭琎差点喜极而泣。 

 吏部之所以能成为六部之首,就是因为吏部掌握着人事权,但自从保举制施行之后,吏部的权柄就大幅度缩水。 

 连带着他这个吏部天官,也变得有名无实,不得不向杨士奇靠拢。 

 如今朝廷恢复铨选,吏部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这个吏部尚书如何不喜。 

 其余几部尚书、侍郎,内阁、都御史等人,无奈附和:“皇上圣明。” 

 在于谦、杨溥看来无比棘手的弊政,就这么被废除了。 

 之所以这么容易促成,一是因为朝廷不追责,二是此举巩固了绝大数人的利益,除了顶级大佬,其他人都是受益的一方。 

 这些大佬被下面人硬推着,不得不顺应潮流,否则必被踩在脚下。 

 朱祁镇心中欢喜:果然,一切又如李先生所料,按这个局势发展,不用十年,朕之权柄必定比肩当初的父皇,甚至有所超越! 

 ~ 

 早朝散后。 

 李青不可避免的成了风云人物,口碑也成两极分化,有人骂他以邀直名,也有人对他心存好感,毕竟李青这一番操作,极大程度上巩固了他们的权力。 

 不过,终究是骂他的人更多。 

 因为他在朝堂的发言,造成了太多的人失业。 

 一时间,李青成了京师名人,甚至连贩马走卒都知道了这么一号人物。 

 而李青这个七品的都给事中,也正式走进了朝堂众大佬的视野。 

 有人看出他潜力不凡,前来巴结,也有人眼红他,恶意中伤,李青一下子处于政治权利中心,光是应付就让他精疲力竭。 

 李青最烦这些个人情世故,于是干脆大门一锁,谁也不见。 

 爱咋咋地,我不出门,你又能如何? 

 事前,李青就想到了会有这么个结果,特意换了个质量上乘的大门,还临时加高了小院院墙。 

 眼见巴结无望,许多人粉转黑,开始拿李青靠着保举做官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