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朱祁镇:藩属国怎么不来朝贡?(第2页)

 “永青侯?” 

 朱祁镇自然知道有这么号人,毕竟昔年李青那么有名,他如何不知? 

 李青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 

 你们说永青侯,关我李青什么事? 

 朱祁镇突然对传说中的永青侯来了兴趣儿,问:“诸位爱卿,谁知道永青侯的近况?” 

 群臣面面相觑,最后于谦站了出来,“回皇上,永青侯宣德二年就致仕还乡了,宣德七年他离开了金陵,从此了无音讯。” 

 杨溥出班道:“永青侯道士出身,最后应该是回归到了最初,至于现在……他比臣的年纪还大上许多,怕是已经故去了。” 

 尽管昔年阵营不同,但他心里对李青还是很推崇的。 

 看不惯李青的很多,但昧着良心说他坏话的人却很少,尤其是李青下野后。 

 对于没有政治分歧的人,文官大多还是比较大度的,何况,李青的功绩赫赫,他们想无脑黑也做不到。 

 只能刻意的淡化他。 

 “那真是太遗憾了。”朱祁镇简单表示了一下,对大明功臣离去的遗憾,而后道,“胡爱卿拟道让各藩属国来朝贡的诏书送来。” 

 这种下放到藩属国的诏书必须要考究,朱祁镇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墨水还不太够,便让胡濙来拟草。 

 其实皇帝的圣旨,大多时候都是让人代写的,他本人就盖了个印章而已。 

 一般的流程是翰林院起草,皇帝确认,礼部核实、颁发。 

 但正统朝这些年来,三杨主持的内阁空前强大,翰林院已经沦为附庸,基本起草都是内阁来办的。 

 朱祁镇让礼部来起草诏书,也是在有意打压内阁。 

 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脸色不好看,但六部却是暗喜,部阁之争持续了这么久,终于轮到他们发威了。 

 胡濙拱手道:“臣遵旨。” 

 “嗯,散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行礼。 

 谁也没多想,都以为小皇帝这是少年意气,想逞威风而已。 

 年轻人嘛,总是爱出风头。 

 ~ 

 李青故意放慢了步子,果然,很快就被站班太监叫住了。 

 “李先生,皇上让你去乾清宫见驾。” 

 “嗯,好。”李青点头,心中吐糟:每次都要加班,加班费却只字不提,万恶的资本家。 

 来到乾清宫。 

 朱祁镇笑脸相迎,龙井茶已备好,这态度让李青郁闷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皇上找臣何事?” 

 “先生,你在朝堂上的发言还是不够积极啊!”朱祁镇一副职场cpu的口吻,“有朕在,你有何惧哉? 

 先生如此年轻,怎么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