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留着不如送出去好(第2页)

 客堂,火锅汤汁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香气,暖烘烘的,惬意舒适。 

 朱祁镇见他吃得开心,也没急着谈正事。 

 直到小半时辰后,李青舒服地打了个长长的饱嗝儿,这才停下筷子。 

 “皇上,如今局势如何?”李青擦了擦嘴,率先问。 

 朱祁镇神色正经起来,“先生前脚刚走,朕后脚就让于谦准备军需,给黔国公送去,福.建动乱已经平息,商船也有六十艘能下水了,一开春就能和日本贸易往来。” 

 “似乎比想象得还要轻松不少啊!”李青轻轻点头,“大军去增援了吗?” 

 “嗯,英国公回来不久,朕就调兵十万开赴麓川,距今已有月余,想来他们已经到了。”朱祁镇说。 

 李青轻松笑了,事情没做之前,他觉得拨乱反正不容易,但真做了,却发现没自己想的那么难。 

 “难为英国公了。”李青抿了口酒,叹道,“他这一把年纪,还要南征北战,着实辛苦。” 

 朱祁镇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这次挂帅的不是张辅。” 

 “不是他?”李青诧异道,“除了他,还能有谁啊?” 

 “王骥。”朱祁镇解释道,“本来朕也想让张辅去,但张辅身体抱恙,没精力再挂帅了,朕只好换人。” 

 李青眉头紧皱:“可你有无想过,让文官带兵的后果?” 

 “先生莫急。” 

 “能不急吗?”李青沉声道,“我们之前的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削弱文官集团力量,你可倒好,直接搞出个文官带兵,你这简直……胡来。” 

 朱祁镇无奈道:“先生能不能听朕说完?” 

 “唉…你说吧。”李青先前的喜悦荡然无存。 

 “先生之前说过,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那你也不能让文官带兵啊!”李青道,“是,目前武将也不尽可信,但相比之下,让文官带兵弊端更大,别忘了,我们取消镇守大臣,就是为了防止文官影响军队。” 

 朱祁镇苦笑,“先生你还让不让朕说话了?” 

 李青悻悻地抿了口酒,“说吧说吧。” 

 朱祁镇组织了下语言,说道:“目前的情况是,文臣武将大多数跟朕不合,主要就是海上贸易的原因, 

 但王骥不同,他家在保定府,距京师很近,他不是南方人,也没经营海上贸易,所以麓川平乱对他无任何影响,这是其一; 

 其二呢,他这次是向王振行贿,然后王振举荐给朕的;这说明王骥是个功利心极重的人,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他想打赢这一仗; 

 其三,他不跟朕对着干,尽管有所图谋,但也算忠心。” 

 李青叹了口气,“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这个口子一开,以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