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名声在外(第2页)

 于谦诧异道:“什么?” 

 “王命旗牌!”李青说。 

 “带不带这个,和大局又有什么关系呢?”于谦不解,“王命旗牌也命不动皇上啊!” 

 “来不及解释了。”李青急道,“那个郕王好说话不?” 

 于谦头一次见李青如此,忙点头道:“先生随我来。” 

 —— 

 大同。 

 鞑靼铁骑轮番上阵,亡命冲关的情况下,最终以近万精锐为代价,冲破了关隘。 

 脱脱孛罗精神大振,失去了城墙的保护,他们将如羊入羊群,肆无忌惮。 

 然而,事实却没他预料的那般轻松。 

 朝廷有明文规定,弃城丢地等同于叛国,罪过之大,殃及家人。 

 基于此,明军上到主将,下到士兵,殊死抵抗。 

 列方阵、摆拒马桩,骑兵侧翼反攻,火铳手、弓箭手伺机而动……战死还能有抚恤,弃城而逃却是全家遭殃。 

 在这种压力下,没人敢有歪心思。 

 但饶是如此,依旧是鞑靼占优势,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太强了,且人数也远远超过明军。 

 士气对战力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并不能扭转乾坤,何况鞑靼的士气也不低。 

 在骑兵的一轮伦冲杀下,明军实在难以招架,只能且战且退,以求坚持到朝廷援军到来。 

 厮杀声,惨叫声、战马嘶鸣声、兵戈相撞声……连成一片,宛若天雷滚滚,只让人头皮发麻。 

 一天,又一天,终于,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第一波轻装上阵的援军到了。 

 明军有了生力军加入,败退颓势立即得到有效缓解,但面对七万余鞑靼铁骑,仍是落于下风,只能勉强坚守。 

 …… 

 鞑靼军营。 

 脱脱孛罗骂骂咧咧,他没想到破了城门,明军竟还能有顽强的战力,本来按照他的预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劫掠时刻了。 

 但事实是,他们到现在一颗粮食都没劫掠到。 

 “真他娘的难缠!”脱脱孛罗一锤桌子,桌子上酒碗震起两寸高,如今这个局面,他实难接受。 

 其他人也是面色难看,明军的抵抗力,反应速度,比他们预估的要高不少,如今颇有些骑虎难下。 

 “太师,看这情况,没个七八天打不下来,不如我们绕过他们,直入大明腹地吧。”一个粗犷汉子道,“咱们都是骑兵,他们根本追不上咱们。” 

 “是啊太师,咱们没必要在这儿跟他们耗下去。”另一主将附和。 

 脱脱孛罗果断拒绝,“万不可行,我们这次出动了近三分之二的兵力,但相比大明……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可是有百万雄师呢, 

 再说,这里是大明的地盘儿,他们可以就近调粮,即便抵挡不住,也能阻上一阻,一旦他们喘匀了气,来个前后夹击,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