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这是他的柔软(第2页)

 小两口久别重逢,紧紧相拥,许久许久都不舍放开彼此。 

 ~ 

 前院凉亭。 

 冰镇冷饮、瓜果蜜饯,李青呲溜一口,满脸享受:“还是家里好啊!” 

 (宋朝就有冷饮了。) 

 冰桶冒着丝丝寒气,吹在身上格外舒爽,尽管真气已让他寒暑不侵,但李青还是喜欢这种夏日炎炎,却冰冰凉凉的感觉。 

 “师兄这次回来是小住吧?”朱允炆问。 

 “嗯,皇帝都换了,如今朝局已然是逐利场,我不能久留。”李青悠然叹了口气,自嘲笑道,“万事总难顺遂嘛。” 

 “已经够顺遂了。”张邋遢哼哼道,“大明立国已有八十余年,其他王朝到了这时候,几乎都在走下坡路了,大明依旧繁荣,还不够好吗?” 

 “呃……”李青讪讪道,“人总是不知足,好了还想好。” 

 张邋遢点头:“正是因为人都是好了还想好,所以王朝才会有周期寿命这一说。” 

 “青子啊,没几个人像你这样,更多的人都是自己好了还想好。”张邋遢拍了拍他的肩,“你又能扛多久,现在你扛得动,随着时间推移,你总有一天扛不动。”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今的朱允炆也深有同感。 

 “师父说的是啊,那些个富绅、官绅、官员,都是好了还想好,但财富终究是有数的……唉!”朱允炆颇感无力。 

 他虽不是皇帝了,但他依然希望大明千秋万世的传承下去,昌盛下去。 

 但随着脱离出来,他看的更远,也更透彻了,知道这几乎是没可能的事儿。 

 尽管有李青,但依然不能。 

 李青笑道:“上层扛不动,就在下层扛,其实都是一样的,即便真有那天,不过是推倒重来而已。” 

 顿了顿,“我不敢保证大明一直延续下去,但我可以保证,即便重来,依然是大明,就像……汉!” 

 李青在庙堂这么久,他对政治的理解,再无人能出其右。 

 说实话,他并不是很慌。 

 他有时间可以谋划,也自信可以谋划。 

 大势不可违,但可以建立无数小势,从而影响大势走向。 

 张邋遢笑道:“这方面为师也不太懂,你看着来就成,为师的意思是,尽人事,听天命,莫把生活过得太苦。” 

 “嗯,我都是大人了。”李青笑道,“师父你别总把我当小孩子。” 

 张邋遢撇了撇嘴,没再搭理他。 

 倒是朱允炆,他和李青一年没见了,话匣子打开,说个不停。 

 师徒三人,纳凉闲聊,惬意无比。 

 申时,李青起身道:“我出去办点儿事,师弟你陪着师父。” 

 “嗯,好。”朱允炆笑着起身,“我送师兄。” 

 “嗨~咱们用不着这么客气。”李青好笑地摆摆手,朝小老头道,“师父,我出门一趟。” 

 “去吧去吧。”张邋遢哼哼道。 

 朱允炆目送李青走远,顺手拿起拐杖,“师父您先歇着,我去吩咐人准备丰盛酒菜。” 

 张邋遢诧异道:“你不是讨厌那孙子吗?” 

 “才不是为他呢。”朱允炆撇了撇嘴,“我是为师兄,师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晚上咱们师徒好好喝一杯。” 

 “用不着,”张邋遢叹道,“他晚上不回来。” 

 “怎么会?”朱允炆不信,“这都到家了,师兄还能在外面睡不成?” 

 张邋遢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只指了指不再毒辣的太阳。 

 朱允炆顺眼望去,怔了怔,也沉默下来。 

 …… 

 栖霞山。 

 李青挎着篮子登上山时,太阳已经变为了橘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