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众望所归

 这个年,李青过得很愉快。 

 他好久没这么欢愉过了,这种心灵上的轻松和愉悦太让人着迷了,竟真有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但终究也只是想想,还有许多事等着他去做。 

 正月初五,李青不得不回去了。 

 小家伙儿很不舍,怏怏道:“干爹,你这次能带我去京师吗?” 

 “下次吧。”李青愧然,摸了摸他的小脑袋,道:“待干爹忙完,就来接你去京师玩儿。” 

 “好吧。”小李宏闷闷点头,不开心。 

 李青也有些无奈,蹲下身子哄了会儿干儿子,起身朝朱祁镇夫妇,朱允炆一一告别,最后看向小老头。 

 “师父,我走了。” 

 “去吧。”小老头永远是那么豁达,“赶早不赶晚,赶紧上路吧。” 

 “……哎。”李青翻身上马,转头朝众人挥了挥手,扬起马鞭。 

 … 

 ~ 

 京师。 

 李青回到家时,正好是正月十五。 

 一个人的情况下,他是很懒的,甚至懒得吃饭,在家生生躺了一天。 

 反正不吃也饿不死,李青从早上躺到傍晚,主打的就是一个省事儿。 

 傍晚,于谦牵着驴子来了。 

 还送来了煮好的元宵。 

 李青也不客气,唏哩呼噜一通造,连汤儿都没浪费。 

 于谦又好笑,又心疼,“先生,要不你去我家小住吧。” 

 “不去,我在这儿就挺好。”李青拍拍肚皮,舒服地靠回椅上,“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倒也没什么发生。”于谦道,“他们想让我掌军权,拥有带兵的权力,但皇上没同意,现在军权……准确说是京营,主要受杨洪、石亨节制,我没有掺和其中。” 

 顿了顿,“对了,麓川那边儿的战事结束了。” 

 “哦?战局如何?”李青对这个很上心。 

 于谦笑道:“明军全胜,叛乱被强势镇压,据王骥说,至少百年之内,那边不敢再闹腾了。” 

 果然啊,只要朱祁镇不亲征,大明军队还是无敌的……李青笑着点头,欣然道: 

 “这一仗虽然耗时良久,耗资弥巨,但还是值得的,以后下西洋,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会顺利很多。” 

 于谦点头,旋即又道:“不过王骥一回来,这其中就牵扯到一个问题。” 

 “京营?” 

 “不错。”于谦点头:“现如今的京营,有许多是从地方抽调回来的,为拱卫京师,边镇卫所都多少有些空虚; 

 按理说呢,仗打完了,应该让他们回去,但……” 

 “皇上不想让他们回去是吧?”李青道。 

 “是的。”于谦道,“这些人都是保卫京师功臣,他们打退了鞑靼,也受到了奖赏,对皇上信服,拥戴;但王骥那一路军…将士都效力于太上皇,包括王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