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正宫上门

 乾清宫,御书房。 

 朱见深倚在椅上,小口抿着茶,透着溢于言表的喜悦,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几天他格外舒心。 

 “皇上唤臣来,所为何事?”李青开门见山。 

 “啊,李卿坐,上茶。”朱见深放下茶杯,笑眯眯的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和李卿聊聊,今日是成化元年的第一天,李卿又是正统、景泰两朝的元老,这么有意义的一天,很值得咱们君臣纪念一下,不是吗?” 

 李青:“……” 

 这话说的…咋跟结婚纪念日似的……李青无力吐槽,接过小恒子递上来的茶,细细品味起来,也不接话茬。 

 他知道,朱见深绝不是找他絮叨的,没人会这么无聊。 

 果然,一杯茶没喝完,朱见深就忍不住了,忧虑道:“李卿,大明军队已有十五年不曾打过仗了啊。” 

 “四海承平,社稷幸甚。”李青揣着明白装糊涂。 

 朱见深噎了一下,道:“常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眼下确是如此,但长远来看,终究是有隐患,朕还是想……重振武备!” 

 “皇上有这个想法,自是好的,重振武备有很多方式,并非就要打仗才行。”李青道,“操练也是可以的,皇上闲暇之余,可以亲自操练。” 

 朱见深:“……” 

 他是想快速掌军权,通过打仗提拔年轻将领,培养自己人。 

 李青自然知道,但这事儿急不得,这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就算的,需要一定时间,用以皇帝和武将之间的磨合。 

 且,李青也不想这么快就让他掌权。 

 越容易得到就越不珍惜,当初朱祁镇就是太顺了,李青火力全开,拨乱反正只用了数年时间,这也导致朱祁镇的自信心爆棚,盲目自大。 

 同样的错误,李青不想再犯第二次。 

 他更想让朱见深自己争取,他来辅助,在关键时候施以援手,亦或在即将玩砸时兜底儿,而非冲在第一线。 

 通过朝堂斗争,让皇帝一步步成长起来,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还是要给朱见深一些磨难,不能让其过于顺遂……李青如此想着。 

 朱见深遗憾地叹了口气,道:“想当初,李卿敢言、敢行,敢为天下先,如今却……唉。” 

 他难掩失望,“终是朕福薄德浅啊!” 

 “皇上多心了,臣始终都是站在大明这一边,从未改变。”李青认真道,“这一点,请皇上不要怀疑。” 

 “那可否……” 

 “皇上!”李青打断,问:“皇上站在哪一边?” 

 朱见深懵了好一会儿,才道:“朕是大明皇帝,自然是以大明江山为重。” 

 李青微微一笑:“这么看来,咱们君臣目标一致,乃同道中人啊!” 

 “……”朱见深索性不装了,直接摊牌:“朕初掌大宝,需要贤臣辅佐,李卿可愿为朕之肱骨。”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本就是臣子本分,皇上何出此言?”李青一脸诧异,“满朝文武皆可为皇上之肱骨啊!” 

 朱见深:-_-|| 

 “李卿,这个年过得舒服吧?” 

 他技巧性地提点一下,希望李青记起之前送金子的事情,奈何李青没get到点,诚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