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动摇(第2页)

 在尝试过打破规则带来的苦果后,群臣也不再跋扈,对皇帝的示好给予正向回馈,处理政务也勤快起来。 

 朱见深松了口气,忙碌许久的他,终于清闲下来了。 

 这一场君臣斗法,总算是告一段落。 

 …… 

 夏日炎炎,朱见深倚在象牙编织的席子上,吃着贞儿喂到嘴边的冰镇水果,那叫一个享受。 

 “皇上现在不忙了,是时候为皇室开枝散叶而努力了吧?”贞儿又喂上一颗剥了皮的冰镇葡萄,说,“还有安乐堂的那娘俩,皇上打算什么时候接回来呀?” 

 朱见深慵懒地伸了伸懒腰,道:“事儿总要一件一件做,人家都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 

 贞儿睨了他一眼,嗔道:“好心当作驴肝肺,我还不是为你着想,真的是……不管你了。” 

 朱见深见惹着了,连忙哄:“朕就一说,咋还生气了呢。” 

 “臣妾没有生气。”贞儿起身将果盘端到一边,自个儿吃了起来。 

 朱见深咂吧咂吧嘴,无奈苦笑:“朕已经在宠幸后宫了啊,只是…还未有战果而已……” 

 说着,他皱起眉,患得患失道:“贞儿,近一年来朕时常去宸妃、德妃她们那儿留宿,却一直不见动静,会不会……是朕出了问题啊?” 

 “哪能呢?”贞儿忙道,“肯定不是皇上的问题,可能只是运气差些。” 

 朱见深挠了挠头,继而又是一叹,不由想起安乐堂的那个小家伙儿来。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见深想到祖宗家法,再想到刚才贞儿的话,不由得多了些想法。 

 “贞儿,你觉得接她们母子回来比较好?” 

 贞儿点头,不解道:“皇上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朱见深幽幽叹了口气,道:“立太子。” 

 “可太子早晚要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贞儿笑道,“再说,皇上你不是挺喜欢他的嘛?” 

 “喜欢归喜欢,只是……” 

 “因为他母亲的出身?” 

 “嗯,有一点。”朱见深点头,“也有从小没培养的缺憾。” 

 贞儿却是不以为然,“臣妾说句犯忌讳的话,自宣宗皇帝以后,哪个是嫡出?” 

 朱见深:“……” 

 他也是庶出。 

 贞儿又道:“他满打满算也才六岁,完全来得及培养,至于出身……臣妾反而觉得由他做储君,对大明好处更大。” 

 “这话怎么说?”朱见深坐起身,“你可知道,他母亲不是汉人?” 

 贞儿点点头,笑道:“皇上你着相了,且不说自古都是以父系为血脉传承,他母亲虽不是汉人,却从始至终都是大明的人; 

 便是在大明之前……咳咳,人家一直生活在大明土地,根本算不上外族; 

 还有,皇上你正在逐步落实改土归流,从根本上解决土司问题,若有这个跟土司有关系的太子……是不是更能彰显‘一家亲’呢?” 

 贞儿自顾自道,“反正臣妾是觉得,若他担任后继之君,能极大程度上延续、并稳定,皇上改土归流的国策。” 

 末了,她又补了句:“臣妾妇人之言,也就一说,如何安排皇上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