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此子类朕否?(第2页)

 “没什么麻烦的,直接下诏就是了。”周太后道,“选个日子,当着他们的面接进来……” 

 顿了下,“孩子在哪儿?” 

 “在羊房夹道的安乐堂,”朱见深道,“母后想见的话,朕带你去。” 

 周太后点头:“也好!” 

 … 

 半个时辰后,龙辇、凤舆齐出动,大内侍卫尽出,司礼监掌印太监,御马监掌印太监……随行无算,浩浩荡荡地出了皇宫大门。 

 如此壮观且反常的大动作,很快,就引起了大轰动…… 

 神经极度紧张的群臣,唯恐皇帝再搞什么幺蛾子,立即高度关注,遣下人打听情况…… 

 短短一个时辰,羊房夹道的安乐堂胡同,几乎成了群臣的打卡地。 

 奈何,里三层,外三层的厂卫,将整条胡同围的水泄不通,他们近不得前。 

 不过,在怀恩的安排下,有碎嘴子的厂卫,将内情捅了出来。 

 群臣得知后,顿时精神大振,他们立即敏锐捕捉到了重点。 

 大明可能要立太子了! 

 历朝历代,皆有争国本、促请立国本的戏码,究其原因便是有了储君,臣子便能提前布局,以延长自己政治生命。 

 所以,群臣对储君向来是拥立的,迫切的,于他们而言,越早立下储君,对他们越有利。 

 远远望着安乐堂,他们眸光炙热…… 

 安乐堂内。 

 随着皇帝、太后、皇后的到来,不算小的院子人满为患。 

 李姑娘是开心的,也是惶恐的,小孩亦是如此,满满的陌生面孔,以及无数人的炽热目光,让他无所适从。 

 这些人一脸善意的笑,讨好的笑,恭敬的笑……每个人都很好,好的有些不真实…… 

 母子俩很局促…… 

 “孩子,过来。”周太后坐于主座,招了招手。 

 小孩长这么大,头一次见这么多人,不由得怯场。 

 李姑娘轻轻推了推儿子,小声道:“快去,这是皇奶奶,磕头。” 

 小孩挪步上前,跪下磕了个头,“皇奶奶。” 

 “哎,好孩子。”周太后笑容满面,取下一晶莹剔透玉佩,“拿着。” 

 “谢皇奶奶。”小孩接过,放进口袋,依旧很拘谨。 

 朱见深笑笑,问,“母后,此子类朕否?” 

 周太后笑着点头,六岁的孩子已经快长开了,眉眼五官确实很像她儿子那会儿。 

 当然,对这个意外大孙子的身份,她并没有怀疑过,儿子岂可乱认,尤其是对皇帝来说。 

 且从宅院中的奴婢、母子俩对皇帝的态度,都表明了这是早就安排好,并且皇帝时常来此。 

 这些细节可骗不了人,而且,皇帝也没有欺骗世人的可能。 

 “既然说开了,那便接回宫吧。”周太后定了调子,这种事上,她有着很大话语权。 

 她看向李姑娘,道:“你为皇家诞下龙子,是大功一件,皇上自不会亏待了你。” 

 接着,又看向小孩,“以后跟你娘亲住进皇宫,好不好?” 

 “好。”小孩答应的果断。 

 跟爹娘一起生活,他梦寐以求。 

 李姑娘见儿子如此……不客气,忙拉着他一起下跪谢恩…… 

 由于并不熟悉,李姑娘也没贞儿那么懂得宫廷礼节,更没贞儿自幼跟着孙氏的履历,她很不擅长应对这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