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强扭的瓜不甜(第2页)

 “当然不算,”李青好笑道,“无非是无形中废除了路引、户籍制,商业兴旺了些,赋税制度更合理了些,还算不上开创性的革新。” 

 王守仁好奇道:“那先生所谓的革新是什么?” 

 “资本。” 

 “资本……”王守仁没明白,懵懂的看着李青。 

 李青解释:“资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流动,使得更多人享受到实惠。”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让商贾做大?” 

 “这么说也不为错。”李青点头。 

 王守仁皱眉:“我有个疑问。” 

 “你说。” 

 “商人是逐利的,从商比耕作获利更大也显而易见。”王守仁问,“当人人都往商贾上扑,谁来种地?” 

 “这个问题不存在。”李青摇头。 

 王守仁不解,“为何?” 

 “因为……大鱼吃小鱼。”李青道,“九成九的人都没资格入局,强行融进来,只会被吃的渣都不剩。” 

 顿了下,补充道:“且商业兴旺,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提高生产积极性,它对生产非但无害,还大有益处。” 

 王守仁愣了下,陷入沉思,在心里推演良久,他缓缓点头,也认可李青的看法。 

 “可资本就一定对吗?”王守仁沉吟道,“非我对商贾有偏见,逐利是他们的天性,亦或说,是人之天性,当他们掌握了很大‘权重’后,焉知他们不会压榨工人?” 

 “你的担忧很对,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李青颔首,接着,苦笑道,“可这是最温和的方式了; 

 商贾再如何没良心,最起码工人做工,他要给工钱吧?” 

 王守仁一滞,无可辩驳。 

 李青叹道:“如此,也是为了提高百姓抗风险的能力,让他们多一条生存之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一句话,就可以提高赋税,没有任何成本的压榨百姓,相比之下,资本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步的。” 

 “确实如此。”王守仁点点头,继而又提出一个疑问,“可先生有无想过,百姓的抗压能力提高后,后世之君会不会有恃无恐,借此……变本加厉。” 

 李青一呆,然后沉默。 

 好一会儿,他道:“若真如此,那我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你,你要做什么?”王守仁满脸震惊,虽是在问,但他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李青没有回答,只是说:“这是我能想到、能做到的极限,至少在未来很久很久,没办法更进一步,条件也不允许; 

 若大明的皇帝真那般不争气……我不能让我的心血白费,更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王守仁想说什么,却又无从说起。 

 末了,道了句:“我也只是这么一说,先生你无需忧虑,大明至今已历经九……八帝,皆是有为之君,即便后继之君比不上祖宗,却也不至于那般。” 

 王守仁怕李青真做出大逆不道之举,落得身死族灭下场,却也无法昧着良心相劝。 

 他有忠君之心,却非愚忠,若皇帝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再一味忠君,就是大奸大恶了。 

 不过,王守仁终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过重,不想再谈这个沉重话题,转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