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庙堂辩论(第3页)

 接着,又取出一个瓷瓶,“这个简化版的天师丹,对你们修行真气亦有好处,一人一粒。” 

 仅靠纯粹的信仰终会崩塌,还是得有些报酬才行。 

 … 

 九人积极性很高,出了静室,去辞别掌门,简单收拾了下行李,当天就下了山。 

 ~ 

 次日。 

 李青开始讲经,武当山近千弟子齐聚,听得聚精会神。 

 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这是个大型‘相亲’现场。 

 李雪儿在人群中晃悠,瞧瞧这个,看看那个,就跟完成任务似的,一点也不上心。 

 百无聊赖…… 

 不过,她也不敢表现的太明显,怕李爷爷揍她。 

 ~ 

 京师。 

 早朝。 

 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上,盯着下方唾沫横飞的臣子们,双眉紧皱,有烦躁,有无奈,亦有愠怒。 

 这是一场关于水师远航得失的辩论赛。 

 参赛选手,六部,内阁,以及双方的‘小弟’。 

 都察院则是骑在墙上,静待其变。 

 眼下已是辰时末,讨论还是没个结果。 

 不过,朱佑樘并不觉得意外,毕竟……都争论好几日了。 

 时任内阁大学士兼詹事府詹事谢迁忽的一声喝,怒道:“此事有何可商量的?” 

 争吵的大殿倏地一静。 

 刘健,李东阳,亦住口,一脸期待的看着这位同僚,等待他的表演。 

 谢迁抱拳向上拱了拱,朗声道:“昔年,太宗令三宝太监六下西洋,我天朝上国所到之处,诸国无不俯首称臣,万国来朝,何其盛也! 

 今,皇上欲效仿太宗,有何不妥?!” 

 “附议。”刘健当即附和,拱手道,“皇上,今我大明海上贸易繁荣,彰显大明国威更有必要!” 

 户部尚书周经当即反驳,“扬大明国威重要,还是百姓重要?” 

 李东阳淡淡道:“照周尚书的意思,我大明朝连水师远航的钱都没有了?” 

 “本官没有这样说?” 

 “那周尚书什么意思?”谢迁穷追猛打。 

 “我……”周经哼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可知其中花费有多大?” 

 “去年底,江浙两省的赋税运往京师,仅这两省之地的粮税,商税,户部上下就足足忙了五日,上个月保定府沈家,一次就交税银一百三十万两,这还只是半年的税负。” 

 他是怎么知道的……周经心中一惊:是谁走漏了风声?还是说,有人被策反了? 

 不待他反驳,谢迁乘胜追击,哼道: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呵呵……周尚书好大的口气,我大明朝这个家,原来是你在当啊!” 

 周经脸一白,失惊道:“皇上,臣万没有这个心啊,他他他,他诽谤啊!” 

 朱佑樘:“……” 

 眼见内阁靠耍嘴皮子占了上风,六部忙进行反击,兵部尚书马文升出班,哼道: 

 “久闻谢大学士铁齿铜牙,今日算是领教了。” 

 谢迁淡然道:“马尚书有言便言,何须话里藏针?” 

 “说得好,那我们就说点实际的。”马文升笑笑,拱手道:“敢问皇上,昔年六下西洋的是三宝太监,今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