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2页)

 “啥意思?” 

 “政治上的事少打听!”李青盯了她一眼,道,“你回避一下。” 

 “我……”李雪儿气结,“我娘能听,我为啥不能听啊?我一女子还能如何?” 

 “去歇着吧。”朱婉清也说。 

 “……”李雪儿愤愤不平,却也无奈何。 

 待小妮子走远了,朱婉清这才问: 

 “李叔,你的意思是……用经济控制他们?” 

 “不错,汉人的乡土情结太重了,移民政策搞不起来,设立宣慰司也作用不大,旧港就是个例子。”李青遗憾,叹了口气,道,“以经济控制,是成本最低,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朱婉清沉吟道:“李叔,你想把满剌加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港口、粮仓!”李青道,“这里的气候你也看到了,比之大明好了太多,你别看满剌加还不如交趾,其实这只是因为开发不到位,这里的气候宜人,土地肥沃,且地理位置特殊,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国家。” 

 李青蹙着眉,说:“大明的气候在走下坡路,人口却还在往上走,虽有宣德薯、永乐豆,但在如此庞大的人口下,闹饥荒的情况很可能发生; 

 况且,眼下工商业发达,对农耕的影响并不小,丝绸需要种桑,胭脂需要种花……耕种亩数减少了,粮食产量自然会降下来,这些不可避免,不过,拿着钱却买不到粮食的情况必须避免! 

 不然,走工商业这条路,就是个笑话!” 

 朱婉清缓缓点头:“李叔做这么多,其本质还是让百姓活下去,对吧?” 

 “是啊!能吃饱饭,百姓就知足了,江山亦会安稳,反之……”李青抿了口茶,道,“大明所处的气候节点并不好,可以说十分糟糕,而且,大明的人口太多了,堪称历史之最,强如汉唐,人口也不过六、七千万的样子,而大明……唉,不好搞啊!” 

 他苦笑着说:“别看现在一片繁荣,其实我心里挺慌的。” 

 朱婉清安慰道:“人口涨幅不会永无止境,眼下之所以依旧在涨,是因为发展的太快,太好了,待到大明发展速度降下来,人口涨幅也会随之放缓。” 

 “但愿如此吧。”李青轻轻点头。 

 在这大明国运,亿万生民的大势下,谁也拿捏不准走势,李青亦不例外,他只能尽量往好的方向带。 

 朱婉清道:“佛郎机也打了,满剌加也买了朝廷的商品,咱们快要走了吧?” 

 “嗯,庆功宴结束,咱们就可以再次出发了。”李青伸了个懒腰,不出意外的话,“后面行程会快很多,龙牙门、旧港、爪哇、苏门答腊、缅甸、斯里兰卡、古里国、苏丹国……顺利的话,三年之内便可回到大明。” 

 说实话,他个人是不想在海上飘着,只是为了布局,这才来亲自走上一遭,以便心中有数。 

 数日后,水师补给充足,再次启航…… 

 … 

 ~ 

 大明。 

 在朱厚照的关照下,王守仁进了工部担任工部主事。 

 直接跳过翰林院编书,节省了许多时间,只不过,王伴读的担子依旧在,王守仁除了本职工作,还要陪太子读书,生活节奏那叫一个充实。 

 朱厚照一天天长大,心智也越来越成熟,渐渐地,王守仁引导起来越发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