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李青开始上课了

 李青一边为弘治推拿,一边问: 

 “听说前段时间藩王闹事,真的假的啊?” 

 赶赴京师的路上,他听王守仁提过一嘴,不过尚未尘埃落地,他想听听弘治打算怎么做。 

 “也说不上闹事吧,这事儿……有些复杂。”朱佑樘简明扼要解释了下经过。 

 李青沉吟道:“太子出发点是好的,只是用力过猛了些,却仍可努力。” 

 “宗禄永额万不可取,至少现在行不通。”朱佑樘严肃道,“朕天命无多,他日御驾西去,朝局必将发生动荡,若是再得罪了藩王……怕是厚照更加难以应付。” 

 顿了下,道:“这都过几个月了,藩王耐性也被磨的差不多了,这马上也快中秋了,朕想着到时候趁着机会,将藩王交税的事儿给落实下来; 

 如今朕缠绵病榻,正好可以赖在藩王身上,想来他们不会再激烈反对。” 

 朱佑樘苦笑自嘲:“朕这个天子一直都是老好人,可身为皇帝,如此属实失职,这次哪怕为了儿子,也得做回恶人了。” 

 “倒也不必如此,弘治一朝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如今这般,完全符合先帝的心理预期。”李青轻声安慰,“也不能怪你没作为,实在是先帝做的太多,没你发挥的空间。” 

 “真是……这样吗?”朱佑樘问,“你觉得先帝会满意朕的执政策略?” 

 “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李青轻笑点头,“百姓安居,国力向上,朝局稳定,你做的挺好了,当初我与先帝下江南,他常说对你的期许,大抵就是这些了,这些你都完成的不错。” 

 “真的?” 

 “当然。”李青含笑点头。 

 历史上的朱佑樘如何他不知道,可眼下这个,确是一个很合格的守成之君。 

 确有瑕疵,却也有闪光点。 

 文官放纵了些,也干了实事,在大明高速发展的阶段,就怕臣下内耗不作为,这一点,弘治一朝完美的避开了。 

 只是……也使文官集团更加壮大了! 

 不过李青总体是满意的,文官集团远没有到失控边缘,大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朱佑樘确实仁慈过了头,可也正因仁慈,大明才得以迈向工商业发展之路…… 

 若是换成朱棣、朱瞻基那爷俩,任凭李青说的天花乱坠,二人也不会答应。 

 无他,皇权大于一切! 

 可在弘治这里,却得到了完美施行。 

 有时李青也会自我安慰的想着,这所谓大势,是不是也冥冥之中利于自己的谋略呢? 

 帝王的性格,往往决定着国家发展方向,甚至……性格大于能力。 

 只不过,朱厚照的性格……李青实在想不到如何利用。 

 通过王守仁的讲述,以及这次宗禄永额,李青对朱厚照的能力还是挺认可的,然,这性子……跟眼下的政局实在不契合。 

 如若把朱厚照跟朱标对换一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不是说朱厚照能力强过朱标,而是他的能力、性格、政治土壤……最适合接老朱的班。 

 可惜,没有如果。 

 “先生怎么不说话了?是觉得藩王不会轻易答应交税吗?” 

 “哦,不是。”李青按下思绪,道,“我在想,既然要利用扣帽子来实现政治成果,何不利用的更彻底些呢?” 

 “什么意思?” 

 “当初跟先帝闲聊时,他也提过类似宗禄永额的设想。” 

 其实朱见深没说,是李青瞎编的。 

 说起来,当初在藩王被朱棣削过一次后,他倒是跟朱棣提过类似的设想,只是朱棣觉得那样太狠了,怕到了地下没法跟老子交代,便没同意。 

 宣德朝……他早早下野了。 

 到了第二次入朝,三杨当道,文官做大,他也没精力顾忌藩王,想着先把政治格局拉回来,然,刚有起色,朱祁镇来了个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