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君明则臣直(第2页)

 李东阳赶紧拱手道:“皇上,如此怕是不妥啊!” 

 “哪里不妥?”朱厚照皱眉,“宝钞就不是钱了吗?” 

 他确是出自一番好意,想尽快把钱发放到士卒手中,让他们过个好年。 

 李东阳却道:“士卒整日劳作、忙于建设,宝钞易磨损,且也不方便花销,士卒们更喜欢银两。” 

 “宝钞易磨损朕能理解,可不方便花销是何道理?”朱厚照拧眉,“难道还有人敢不认大明宝钞不成?” 

 “这个……”李东阳讪讪,“此中缘由倒说来话长了,皇上若想了解,下了朝臣再作解释。” 

 朱厚照沉吟了下,缓缓点头。 

 李东阳退下,接着,户部尚书出班,奏道:“皇上,已有数省赋税数额递送进京,其中,山..东,河..南两省皆有部分县遭遇旱灾,仰望皇上圣德予以减免部分。” 

 朱厚照深吸了口气,道:“奏疏呈上来。” 

 “是。”户部尚书取出袖中奏疏,双手呈上。 

 朱厚照却是只匆匆看了一眼,便又放下了,道:“下了朝朕会批复。” 

 “皇上圣明。”户部尚书说了句套话,暗叹一声,缓步回班。 

 … 

 辰时初,朝了散。 

 群臣有序离开奉天殿,步履轻松,今日之早朝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和谐不少,新君还是较为稳重的,不再如之前那般浑身带刺。 

 想来,未来君臣相处不会太僵。 

 其实,他们也不想搞事,新君如果能维持弘治的执政理念,他们亦会向对弘治那般对新君。 

 ~ 

 御书房。 

 朱厚照展开奏疏,认真阅读。 

 一边,李东阳静候。 

 好一会儿,朱厚照放下手中奏疏,问:“李卿可否说说,为何大明宝钞不方便花销?” 

 李东阳拱了拱手,道:“延绥跟关外相邻,那地界儿……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人,关外蛮族亦常活跃在城下……皇上不要误会,蛮族不是来挑衅大明,只是做生意,他们的皮货物美价廉,在苦寒之地,将士们也非常需要这些东西,双方互通有无,都得到了实惠……” 

 听完解释,朱厚照心中疑惑解开,问:“朕记得,茶马贸易是可以用大明宝钞结算的啊!” 

 “是这样,可这只是局限于官方,私下……”李东阳忙道,“皇上,边关苦寒,将士辛苦,有些事实不宜上纲上线啊,若一刀切断私下买卖,恐……” 

 “朕知晓利害。”朱厚照抬手下压,示意他稍安勿躁,“你继续说。” 

 “是。”李东阳稍稍放松下来,“关外蛮族对宝钞的接受程度并不强,更喜欢用白银交易,连银票都不好使; 

 当然了,宝钞也能交易,只是要付出高于白银的价钱才行,若皇上以同等价值的宝钞拨款,将士们会很吃亏,心中难免有些许怨言。” 

 顿了顿,李东阳提醒道:“太上皇,宪宗皇帝,中宗皇帝都明言过宝钞不得滥印,除了以旧换新保证市场流通性,每年超发不得高于二十万两,如若财政不紧张,最好不要超发,弘治一朝就没超发一贯钞……” 

 “五个橘子嘛,朕记事时就听皇爷爷说过了。”朱厚照打断他,有些不满,“李卿心忧国事的态度朕很欣慰,可把朕当任嘛不懂的少年……朕却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