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短期勋贵,长期军校(第2页)

 “嗯。”

 “不是……你真没带啊?”

 “你自己说不饿来着。”李青耸耸肩,没好气道,“我还没说你呢,你倒怪起我来了,真是放肆……”

 “……我几乎每天都给你带酒菜。”

 “少吃一顿饿不死,去睡吧,睡着了就不饿了。”李青走到躺椅坐下,试着想出一条可以顺利出台军校制度之路。

 短期看勋贵,长期看军校……未来,李青还是想搞军校。

 “我什么时候走?”

 李青怔了下,收起思绪,道:“还有一个疗程,估摸着再有个十天半月就能让你达到真气自行程度。”

 “哦。”

 “金陵那边还需要你操手,多费费心。”李青温声说。

 “我知道。”李雪儿点点头,“对了,之前听娘亲说,工商业化发展的理想程度,是实现工业革命,那是什么啊?”

 “工业化发展到极致的体现。”李青说。

 “具体表现呢?”

 李青沉吟了下,道:“高效化生产,使得商品成本无限拉低,造福于民。”

 李雪儿蹙眉问:“现在还不够高效吗?”

 “远远不够,流水线作业,机械化生产才行。”

 “听不懂,仔细说说呗。”李雪儿笑嘻嘻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你闲着,我可没闲着。”李青瞪了她一眼,“我现在满脑子……”

 “我都快走了,你就不能态度好些吗?”

 “……行吧。”李青抛开军校的事,道:“所谓流水线作业,就是分工明确的生产,就好比眼下丝绸,从

抽丝到染布,每一道工序都有专门负责生产的人,可这还未到达流水线生产的地步……”

 “流水线作业的特制是按商品工艺程序,统一生产速度,去除冗余时间成本,通过各个生产场地,生产顺序……”李青解释。

 “这样啊……”李雪儿问,“那机械化呢?”

 “取代人力的工具。”李青道,“让其辅助,甚至代替人来生产。”

 “这,这怎么可能?”李雪儿吃惊的张大嘴,不可置信。

 李青笑道:“力的呈现有多种方式,比如:水力浇灌;嗯…,其实蒸汽更好,应用也会更广,只可惜我不懂具体构造,且现在的大明还未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业化,就算我懂得蒸汽机构造,也万没可能生产出来……唉,真令人遗憾……”

 “蒸汽……也能利用?”

 “理论上是可以的,就如你这些日子用陶罐煮药,蒸汽会顶开盖子冒出来……”

 简单说了下原理,李青道,“这些都太遥远了,冶铁工艺,构造工艺……需要大幅度精进,需要长时间摸索、尝试……”

 李雪儿听得云里雾里,却不妨碍惊为天人,吃惊道:

 “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见过……”李青默了下,补充,“我见过的更先进。”

 “啊?”

 “好了,不说这些了。”李青笑道,“眼下还远没到那一步,待未来条件成熟,我会着手往这方面发展。”

 “你不是不知道构造吗?”

 “是啊,我不会,不懂,不过……”李青认真道,“我相信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