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朱厚熜很会(第2页)

 李青又问了一次是否要出海,唐伯虎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多说。

 除夕守岁放烟花,初一放炮吃饺子,李唐吃酒对弈,品茶畅聊……两个人也过得有滋有味儿,热热闹闹。

 初二,是串门走亲的日子,李青也没免俗……去山上赏了雪景。

 雪人堆得栩栩如生……

 再往后虽还是年节,却逐渐恢复了常态,莫说朱婉清,朱厚照也常来。

 今年早早就打了春,连着几日大晴天,积雪融化后,温度回升了不少,朔风熄了之后,太阳更是暖暖,晒得人懒懒的,指头都不想动一下。

 兄妹俩这段时间比较忙,一个忙着教,一个忙着学,这偌大的家业可不是想掌舵就能掌舵的,哪怕随了娘亲的李雪儿,也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

 李浩还不算老,也干得动,可交班这个事儿本就需要循序渐进,且李青、朱婉清、李雪儿都不愿让李浩干到干不动,想给他留下充足的时间来享受生活。

 李浩自幼锦衣玉食,也不像父亲那般有着数十年的军伍生涯,身体没落下病根儿,可数十年的操持家业亦不轻松。

 别看他总是一副吊儿郎当,没心没肺的模样,可这是对家人才展现的一面,稍微动下脑子就知道,经营这么大家业绝不是件轻松的事。

 真若拿混不吝的态度做生意,李家又怎有今日的规模?

 朱允炆,朱祁镇,朱婉清,都做过李家掌舵人,可李家真正成为大明富绅中的一超多强,断崖式领先富绅,乃至藩王,是在李浩手中完成的。

 诚然,李浩是在三人的基础上才完成这一壮举,可他绝不是吃饱饭的最后一个馒头,相反,他才是贡献最大的那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如今他不年轻了……

 担子要分一分才好!

 李雪儿开始正式接手李家产业,准确说,先接手李家在海外的产业布局……

 玩归玩,闹归闹,正事上两兄妹都还是相当认真严肃的,既是为了李青,也是为了李家小辈儿。

 在李青眼中他们是孩子,可实际上,他们都是做爷爷、姑奶的人了。

 时间就这般无情……

 李青倒是悠闲,只是这悠闲的时光过得太快,眨眼功夫就到了年味儿转淡的节点,元宵节。

 今年的元宵节李青倒是轻松,没让他动手,朱厚照从自家酒楼带了元宵过来。

 朱婉清、李雪儿她们都说味道一般,比不上李青的手艺,可李青吃着却一点不差,酒楼大厨的手艺,又怎会差?

 赏花灯,逛庙会……

 又娱乐两日,李青赶赴京师。

 休息了这么久,精气神儿养得太足了,亦或是真气又有精进,李青赶路速度更上层楼,只五日功夫,便从金陵到了京师。

 这次他还算有良心,没累死一匹马,七成的路程都是在夜间靠着双腿完成。

 不是他喜欢自虐,而是这种强度的运动量,于李青而言一点也不超负荷。

 一路跑下来,远没有疲累不堪的感觉。

 迎着清晨阳光,李青进了城,往皇宫方向走,路上还买了早食,不疾不徐,闲庭信步。

 ~

 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