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千秋之计(第2页)

 苦心经营数十年,终于养回了一些元气,结果正统年间那一战,数十年的积累一朝崩碎。

 随着穆卓儿的故去,鞑靼再难拧成一股绳,直到鞑靼小王子的出现……

 结果遇上了不着调的正德!

 朱厚照的‘不拘一格’,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本就不富裕的鞑靼,经应州一战之后,别说心气儿了,可谓是连脊梁也给打断了。

 如今不得不靠着与大明茶马贸易,艰难度日。

 李青看完奏疏,朝张璁问道:“张首辅,如今我大明与鞑靼的茶马贸易规模,可有扩大?”

 “李国师是指……?”

 “与宣德朝相比。”李青说。

 见张璁几人一脸怪异,李青呵呵笑道:“皇上封我做国师,我岂能不去了解列祖列宗的实录?从太祖至武宗,我不说尽数了解,可也知道个大概。”

 几人恍然。

 张璁说道:“比之宣德朝自然是扩大了不少,草原上也是有好东西的,如马匹,耐力十足,比咱大明的马要皮实不少,也更扛寒冷,还有药材、皮草,如人参、貂皮……无论是自己用,还是加工之后销往海外,都大有赚头。”

 顿了下,“皇上英明神武,虽较之正德朝又扩大了些茶马贸易,却始终保持克制,不给其势大的机会。”

 桂萼接言笑道:“哪怕如今草原已不能威胁大明了,咱们每年冬季仍会去草原上放一把火,好让他们过一个暖冬。”

 言罢,内阁几人都呵呵笑了起来,笑得慈眉善目,笑得悲天悯人。

 李青受其感染,也不禁失笑。

 就目前而言,这是敌人,对敌人,就该心狠手辣。

 不过,

 是否可以尝试收归草原呢?

 或许眼下还不到时候,可已经具备谋划的条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原王朝的祸患历来多源自北方,尤其大明朝以驱除鞑虏立国,对北方势力的痛恨犹胜之前。

 这些个文人对其的厌恶犹胜武将。

 李青不好说的太直白,委婉表达了下心中所想,想通过几人了解一下,大明官员对此的态度。

 张璁沉吟道:“如今鞑靼不成气候,瓦剌更是玩不起,主力都遁走了,只留下些散兵游勇,对大明而言他们不再是威胁,可想统治,甚至更进一步的统一草原……难啊!”

 桂萼颔首:“游牧民族与我汉人不同,没有固定的城池,虽不是完全的居无定所,可草原那么大……,打是肯定打得过,问题是,人家可以选择不跟咱们打啊!

 匈奴、突厥、契丹、柔然……这些游牧民族,历代王朝都想彻底消弭祸患,然,从无真正意义上成功过;

 我大明今鼎盛至极,又是兵强马壮,可真想一劳永逸……绝非易事。”

 张璁轻轻点头,叹道:“怕只怕耗资弥巨,结果却是大炮打蚊子,还会让草原蛮子再滋生傲慢之心。”

 李青扬了扬手中奏疏,笑道:“都快活不起了,还能傲慢哪儿去?”

 张璁皱了下眉头,提醒道:“李国师,当今之际,在一条鞭法,在与西方的贸易,在兴盛工商业……犯不着这时候跟鞑靼蛮子较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