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有盼头(第2页)

 朱佑材好奇道:“之前听你和先生描述,这些东西都是大物件,能海运过来吗?”

 “可拆散了,到这里再重新组装。”李雪儿说。

 “这样啊……”朱佑材缓缓点头,随即保证道,“届时,我会亲自把关,不让人偷师。”

 蒸汽挖机、铁轨车这些专利可没上交朝廷,没有图纸的情况下,莫说看一遍,就是十遍、百遍又如何?

 况且,真正的专利壁垒是冶铁工艺,铸造工艺不达标,什么都是白扯……

 李雪儿对此并不担心,却不好拒绝人家好意,道:“如此最好不过。”

 “嗯。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我还是出钱买吧。”朱佑材笑道,“永青侯家资万万,我汉王也颇有家资,不差这点儿。”

 李青好笑道:“等东西到了,好用的情况下,你想付钱再付钱便是。”

 “也好。”朱佑材不再矫情,“先生既还有要事,就去忙吧,什么稳固不稳固的,说白了,只是先生为了让我心理好受些。犯不上多此一举。”

 李青颇觉诧异,想了想,又觉这符合憨憨一脉特性。

 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不够聪明,却也不傻。

 当然了,朱高煦造反一事除外,

 属实难评!

 可那也是有原因的,怪只怪朱棣,人家本来就不聪明,他还忽悠人家。

 李青:“你既明白,那我就不客气了。小雪儿,准备一下,咱们这就走。”

 “好。”李雪儿答应一声,起身去收拾。

 朱佑材哭笑不得,“本还想与先生喝两杯,行吧,港口就有现成的船,我这就安排。”

 “你时间还长,以后有的是时间。”

 这番话,听得朱佑材一阵舒爽。

 …

 甲板上,李青回望交趾,心中成就感满满,对未来更是期许。

 有交趾这个中转补给站,蒸汽船只需再提升一些续航,便能去往暹罗、满剌加、苏门答腊等东南亚诸国。

 运输成本直线降低,大明又建立了商会,由朝廷居中调度,李家协同,可有效杜绝恶意卷价格,如此一来,贸易利润飙升……

 同时,作为蒸汽船必不可少的煤炭开采,也将逐渐走向规模化,等于又带动了一个行业。

 规模扩大之后,煤炭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进入良性循环。

 对外,利润丰厚,对内,可适当让富商卷价格,以此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李青越想越开心。

 无他,有盼头。

 “想什么呢?”李雪儿问。

 “自然开心事儿……”李青清了清嗓子,正色道,“近几年,着重发展蒸汽机的续航,不求能去遥远西方,务求大明周边的这些藩属国能来去自如。”

 顿了下,“这大概需要多久?”

 李雪儿想了想,“努努力,三五年吧。”

 “这么快?”

 “呃……不会超过十年。”李雪儿又保守了一番。

 “十年也很好了。”李青笑着说,“到了大明地界咱们就下船,走陆路,还能赶上过年。”

 急行路对李雪儿来说不算什么,不过,她更想李青能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