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朕求长生,只为社稷黎民(第2页)

 黄锦听不懂这些,只是觉得自己冤枉了主子,主子想长生,都是为了大明社稷黎民,不禁满心愧疚。

 “是奴婢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知道就好!”朱厚熜冷哼,“李青那厮恶意揣测朕也罢了,你也如此……真让朕寒心。”

 “皇上……”黄锦自责到想哭。

 “行了,下不为例。”朱厚熜不忍过于苛责,只是道,“真要有心,到时候多劝劝李青。”

 “嗯,好!”黄锦认真点头,一副‘包在奴婢身上’的姿态。

 然,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李没品虽没品,可心肠却是真正的菩萨心肠,能力、手腕更是比之皇上您还要强上一线,皇权更迭的坏处您明白,他自然也明白,可为何太祖没有长生,太宗没有长生……如果可以,都轮不到皇上您啊……黄锦黯然神伤。

 偏偏这些话不能说,一旦说了,主子会崩溃掉……黄锦只好一个人难受。

 朱厚熜不明就里,还当是方才说话重了,于是说道:“走,回殿中,咱们烤薯吃。”

 “哎,好。”黄锦吸了吸鼻子,心情稍稍好了些。

 ~

 乾清宫。

 黄锦红薯刚烤上,陆炳就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皇上……”

 “免了。”朱厚熜摆了摆手,“如何?”

 “有资格入阁的大人都想入阁。”陆炳恭声道,“一众尚书、侍郎私下议论,称皇上当恢复仁宣时期的内阁成员人数云云。”

 朱厚熜都气笑了,“仁宣时期,内阁成员都快满十人了,呵呵,六部尚书齐入阁都填不满,他们可真敢想……”

 如今的内阁,跟仁宣时期的内阁完全不是一码事。

 那时的内阁成员,虽也有票拟之权,可身份地位比尚书差远了,一直持续到自孝宗之前,自孝宗朝开始,内阁才真正意义上凌驾于六部尚书。

 因此,自孝宗朝开始,内阁成员都维持在三人。

 再多……就失衡了。

 陆炳不敢点评,只是问:“皇上,可还需要继续暗中关注?”

 “不用了。”朱厚熜懒懒道,“张璁都走半年多了,朕也趁着他们相互内卷,进一步巩固了实权,年前就给定了吧,也让他们过个好年,省得患得患失……”

 顿了下,“对了,夏言表现如何?”

 “没什么特殊的,他也迫切想入阁。”陆炳说,想了想,又补了句,“南直隶礼部尚书严嵩,也有点意思,只是表现的不够明显。”

 朱厚熜突然笑了,呵呵道:“嗯,好,好啊。不想入阁的官员不是好臣子。”

 正想再说什么,瞥见站殿小黄门缓步走进来,朱厚熜止住话头,问:“谁求见?”

 “皇上真是明察秋毫呢。”小黄门拍了记马屁,恭声回道,“桂大学士请求面圣。”

 “桂萼……”朱厚熜诧异了下,“宣。”

 小黄门称是,转而去了。

 陆炳迟疑了下,恭声道:“皇上,桂大学士许是要递交辞呈。”

 如今他负责的是监察百官,对大员的动向乃至日常琐碎都了如指掌,几乎快赶上永乐洪武时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