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春寒(第2页)

 朱厚熜强笑笑,颔首道:“母后说的是,是朕多心了。”

 时下当然不必忧虑,甚至再过个数十年,都也没问题,可若一直保持此消彼长的态势,早晚会出问题的……

 回到御书房,朱厚熜取出杨慎的那封奏疏,又看了一遍。

 这封奏疏是前几日递送进京的,经李青之手,通过黄锦呈给他的,一起送来的还有丹药,以及……李青为杨慎邀官。

 这让朱厚熜很是苦闷,更让他郁闷的是,丹药的品质并没有提升,还是老样子……

 半晌,

 朱厚熜缓缓合上,嘴里喃喃重复着:“杨慎啊杨慎……”

 对这对父子的恼恨,时至如今,仍是不减分毫,朱厚熜可太气了。

 一个杨廷和让他近乎卑躬屈膝,一个杨慎搞得他灰头土脸,每每思及,都恨不得对其再行廷杖之刑……

 可如今,非但不能打,还要再升杨慎的官儿。

 哪里能心平气和?

 奈何,这杨慎确极具政治眼光,疏中所奏,与他的忧虑不谋而合,并且还给了行之有效的应对之法。

 再加上李青的‘举荐’,朱厚熜再恼,也不得不用。

 朱厚熜捏了捏眉心,自语道:“就……先升任宁.波知府吧。”

 今年的春寒,让他起了忧患意识,再不敢对未来盲目乐观。哪怕府库殷实,哪怕时下粮食仍有盈余。

 诚然,易经有否极泰来的说法,且李青也说过同样的论调,可这个‘否’会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

 真若出现冰封千里,且维持多年的情况,眼下的繁荣景象,必将倾覆。

 朱厚熜犯愁……

 愁了半天的他,突然又是一笑,笑意发苦,自嘲道:“兴许到不了那时候,你就天命尽了……长生啊长生……你李青真想我长生吗?”

 如今的他,仍春秋鼎盛,精力十足,体态康健,可还是没办法如李青那般,保持容颜不改。

 若是等老透了才能长生,只吊着一口气的长生,又有何用?

 离不惑之年还有相当一段距离的朱厚熜,已然有了危机感、紧迫感。

 可当初红了脸之后,李青便说不再让他见到他,数年过去,还真是再没见到。

 那次假扮太宗吓唬他,算不得相见,因为他当时根本不敢抬头去瞧。

 “保守估计都两百岁的人了,咋就……不能让让朕呢?”朱厚熜气苦,抱怨道,“朕不勤于政务?朕没大力普及教育吗?朕没按照你的要求,稳步融合草原吗?……”

 不知何时,黄锦走进来,待他发完牢骚,轻声提醒道:

 “皇上,您才是大明皇帝啊。”

 朱厚熜一滞,苦闷无言。

 良久……

 “从一开始,李青就瞧不起朕,武宗那般肆意胡来,也不见他如何,到了朕……不就是因为朕世子出身吗!?”朱厚熜气郁找补。

 黄锦挠挠头,讪笑道:“皇上您又不知道武宗的遭遇,怎就断定武宗没受他欺负呢?”

 “朕……”

 黄锦又说:“太祖都提剑砍他,还被记载进了实录中,足以说明太祖也曾多次被他气得不行,真不是针对您,李青他一直都这么没品。”

 “太没品了!”朱厚熜咬牙切齿地强调,“不是一般的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