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二死臣(第2页)
伍靖川对着几个禁军将士点点头,几个披盔戴甲、身材高大的禁军将士走上前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文臣出身、手无缚鸡之力的郑宜祚拎了起来。
“你们做什么?”一群文臣以血肉之躯挡在禁军将士的前面纷纷阻拦,“这里是象征着大黎天下至尊的乾阳宫正殿,陛下都未曾开口,你们身为食君之禄的臣子,竟敢听信佞臣的驱使,意图在殿前行凶,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你们也想造反吗?”
可几个禁军将士丝毫不理会文臣们的话,十几个禁军将士走上前来,将刀剑齐刷刷地对准了几个文臣,文臣的议论声逐渐平息了下来,刀剑在前,都纷纷不敢说话了。
而身后的崔友槐看众臣敛声屏气,也一副势在必得的神情,对将士们吩咐道,“将此妖人郑宜祚拖出去处死!”
正当六名将士拖着郑宜祚往外走的时候,只有一个门下省的八品小官——左拾遗杜育义无反顾地走上前来,他也是门下省的臣僚之中唯一一个没有对崔友槐跪下效忠的。
杜育一把抓住那禁军将士用来威吓他的利刃,血肉之躯如何能抵挡锋利的兵刃,那利刃瞬间划破了杜育的手掌,殷红的鲜血顺着将士的兵刃流淌到了大殿的地上。
众臣看着鲜血留到脚边,纷纷往后褪去,前方与利刃对峙的只剩下杜育一人。
崔友槐以为此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他一个儒生出身的文臣,如何能抵挡训练有素的禁军虎贲将士?
可崔友槐错了,杜育看着身后的众臣退后,自己孤身一人在前,握住兵刃的手不仅不撒开,反而还越握越紧……
众人看着杜育以肉身挡剑,血流不止,直到那将士的靴子都被鲜血染红,可是杜育仍旧不肯撒手。
连一旁被两个禁军将士架起来的郑宜祚也冷笑起来,丝毫没有畏惧崔氏的威吓,眼中尽是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
连有几个禁军将士也被郑宜祚、杜育的举动所撼动,他们是武人,常常以蛮力取胜,从不把鼓舌摇唇、弱不禁风的文人儒生放在眼中,可是他们从未想到,为何眼前的这两个文臣羸弱的身躯中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力量,竟然能让人将死亡置之度外,因此有几个将士羞愧地垂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