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推政下乡(中)(第3页)

 王三看他们思考,笑的很开心。 

 想要快速完成资源整合的办法很多,但对付小农,你就得给他们看得到的未来。 

 不管是均田,还是摊丁入亩,这玩意儿对于小农来说,其实并不能算他们投奔你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历朝历代都均,摊丁入亩之后税就不用交了? 

 扯淡!没看到王三为了维系乡行政单位的诞生,都要求老农们缴水费了吗? 

 甚至王三连徭役都没有取消,要是战事紧急,这玩意儿立刻就会重启。 

 所以,与其跟他们谈大同军的理想,不如直接谈实际的利益。 

 甭管田土最后怎么分配,这其实不重要,摊丁入亩,只能保证没有耕地的百姓,可以不用缴税。但耕地里的税不能少,折算下来,现在的每亩地哪怕产粮,都需要上缴一亩地差不多三成的收成。 

 几乎和明初百姓差不多了。 

 毕竟明初看起来收的少,但各种乱七八糟的税、徭役、兵役加一块,狠起来都不止这个数。 

 所以王三直接跟他们说,我是希望看到大家的地里都有产出的,并且我会跟你们合作,你们产出的布匹,我拿真金白银按标价来买。 

 不管他们信不信,只要自己稳定执行两三年,形成路径依赖,一切就顺理成章。 

 到时候自己也能用其他收税手段,调动百姓积极性。 

 不过仔细看,还是有点拧巴感,毕竟这并不是彻底解放劳动力,只是推动劳动积极性。 

 最后还是得回到生产力进步,甚至迭代。 

 “好了,大体就这些,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一下,老农们纷纷摇头,其实很多方法都是历朝历代用烂的,只是王三比较表现得亲和,并且提出愿意花银子买。 

 仅此而已。 

 就是不知道这种慷慨能持续多久,毕竟一开始只有几座城,或许还能这么玩,一旦摊子大了…… 

 王三点了点头,他也没办法直接改变什么,路径依赖他也需要啊! 

 重新规划县乡村,目的是为了整合资源,降低内耗,提振生产。 

 而合作社,是为了降低行政成本,让百姓自己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 

 最后,推行是个大活,王三提前跟这些老农交流过,也是让他们心里有个底,至于最后他们选择站哪边,能劝得动多少,就看这些老农最他王三的信任能有多少。 

 因此,王三并没有打算将重心全部放在他们身上,建设兵团才是他执掌本地的根基。 

 可以开始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