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借条有妙用(第3页)

 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斗争中,有如神助。 

 孟子不是说那个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丁原回答。 

 “诶对,就是这个!”马元利一拍脑袋,有点不好意思的讪笑道,“咱脑袋瓜就这样了,各种古文了解得也不多。不过三爷总是说,学无止境,一个人遇到乱世,第一件事是投奔势力,先让自己活下来。 

 然后,第二件事顺势而为,以及在本势力内好好学习,给自己弄个团队,这样才能在乱世之中寻找更多机会。 

 最后,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拉拉扯扯,潮起潮落的。 

 不能总想着速胜,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也要注意保护百姓。 

 不求他们都跟咱们一条心,但要让他们知道,没有我们,他们在乱世之中,就是真的草芥。 

 官军要他们脑袋去讨赏钱,官府要他们的赋税和劳役去赚大钱,北方还有蒙古人随时可能打进来劫掠。 

 只有我们这些真正出身草根的草民,才能与他们共情,不会对他们盘剥苛刻。 

 所以呀,反复去说,反复去做,不理解没关系,求同存异就是,我们做完了,给他们带来了利益,他们就会明白谁才是他们值得效忠的对象。 

 乱世来临,无人可独善其身。 

 行了,说了这么多,马匹也整理完了,上马南下,攻打白泉村!看看那白家老爷能不能坐得住!” 

 马元利说了很多,丁原也骑上马跟着走,他的目光渐渐坚毅起来。 

 他最开始只是觉得马元利是装出来的,但现在看来,马元利只是一个相信王三的人,而且是狂热的相信。 

 王三说是啥,他就怎么执行。 

 难怪一个骑兵千户,几百套甲,全部交给马元利。 

 这个人几乎就是素未谋面的王三信徒兼心腹,当然从马元利这边就能听出来,王三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有着完整指导思想的存在,根本不是寻常流寇,他是真的奔着大明江山社稷去的。 

 光是借条这一点,在将来打山西的时候,只要大同军将名录往外边一丢,整个山西都会知道,下边有人通大同军,这些人等于潜在成为了大同军的外延。 

 不用花费多少钱,就白白弄出了几百几千的细作。 

 只能说,白吃白占还要将人逼上梁山,这王三厉害啊! 

 真希望能见一见。 

 丁原想着,也笑了。 

 希望,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