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你威胁了我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食利者。”王三微微摇头:“绝对的权利意味腐败滋生会很迅速,那么通过债券的方式,让哪怕是百姓都知道,只要持有债券,就是为了大同军出力。 

 之后我会陆续对下边颁布几条规矩。 

 第一,持有债券的,见官不拜。 

 第二,持有债券的,本县内迁徙自由。 

 第三:哪个乡户籍下的百姓,持有本地地方债券多的,将可以优先竞标一些特殊商品。 

 比如:耕牛、茶叶、计划外布匹。 

 第四:本乡的百姓,只能在本乡内的供销社使用票证,至于是代买还是交易,只要不是计划内的东西,数量不多,咱们睁一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这四条我会在一年到三年内,全部颁布下来。尤其是持有债券的允许本县内迁徙自由这条。 

 我会在一年左右开始颁布。 

 这样一来,哪个乡下边有腐败,哪个乡下边有问题,命令一下,百姓就会用脚投票做出解答。” 

 “可是之前不就有一条一样的?”种光道想起了之前王三的交代,因为食堂交给乡官来治理,为了降低腐败,所以才弄出了允许迁徙自由。 

 这不和现在这个一样? 

 “没了。”王三微微摇头,“之前那条很快就会废止,至于因由也很简单,缺人了。” 

 王三摸了摸口袋,又拿出了一堆文书:“这是白水县的大体区划和第一期建设目标:光是为了保证之后蒲城方向的粮草调集,澄城县这边,要调走两万多人补充白水县的人力缺口。 

 这个是黄龙山境内建设目录,阿伊昨天发来的,他说他已经进山搜罗,发现了黄龙山境内人口远比他想的少,不到两万人。 

 他的目标是三万人,所以请我这边支援五千人过去。 

 我批给他八千人。 

 五千从白水县调,三千从澄城县调。 

 这个是我回来之后拟的宜君县、洛川县增派建设兵团人口的方案。 

 澄城县与合阳县,各出一万人,混编之后补充宜君县跟洛川县两地农场建设,加快本地归化速度。 

 同时,我已经加派了本地的建设兵团南迁,开始有三千人的先锋队进入了同州城所辖乡里,开始扎根扩张。 

 也就是说这套操作下来,澄城县最多只剩下四万左右的人口。 

 同时这一套需要在明年内完成。 

 也就是说,后年,也就是崇祯二年,澄城县人口就不是现在这么富裕了。 

 这些被调走的,大部分是外来流民,他们多数会返乡,成为我们同化本地的助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