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回澄城(第3页)

 让他们也别吝啬自己手中的钱,在没有确定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下,拿着现银,也花不出名堂来,还不如一起助力发展。 

 大同军控制的县域税基越大,接下来几年的分润也就越多。 

 咱们每次对外扩张,每次摧毁旧盘,重铸新盘的过程,就是一次财富的再分配优化,越早上车,未来滚雪球就越快越大。 

 而且,指不定哪天因为一些原因,就会被迁徙离开,到时候有产业的还能因为怕动到基本盘,而被允许转卖,没产业的指不定就因为什么原因而死了。” 

 王三说完,已经来到了他住的府邸,然后跟他拜别。 

 种光道笑着目送王三入内,在王三进门之后,渐渐收敛下来。 

 “种哥……咱们真要投?”一个小子好奇的问。 

 “这是点我呢。”种光道叹了一声,“王三已经看出来,咱们这段时间胡乱整税,捞得太多太频,让咱们吐些出来。 

 不过,他也知道让咱们全部吐出来不现实,于是点咱们去发展他交代的实业。 

 这些作坊能保留大量的岗位,让更多人依附生产,从而让咱们所有人都进入新的产业内,不至于因为没有产业而乱搞。 

 有了产业,就算是彻底绑上车。 

 不过这小子……是真的不打算让咱们触碰土地了。罢了,土地不要也没什么,按他的要求来。” 

 这人搔了搔头说:“其实土地也没啥好的吧。这红薯、土豆、玉米若是铺开,一年的产出,只怕也是骇人。 

 粮价也会跌很多。” 

 种光道微微点头,作为亲眼盯着红薯、土豆生长的人,他自然是清楚王三在干啥。 

 明年,绝大部分农场全面铺开种植,只怕后年就有多余的种苗流传出去,百姓也会增种这些作物,并且产量肯定还会涨。 

 粮多,价就低,虽然地瓜吃多了烧心,但至少不会饿死人,但也会导致土地想要产出高价值,得种植经济作物。 

 王三要的可不仅仅是普及高产作物,更是要完成地方小农经济的部分转变。 

 尤其是农场的出现,能用行政力量,强行扭转小农生产方式,强制进行大规模的高产经济作物的军屯,进而改善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 

 当然,这也只是战时经济政策,之后要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