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导引市场的办法(上)

 辛璩他们很快被放出去干活,而种光道也交接了事务给徐犍子。 

 徐犍子现在几乎就是种光道不在的时候中枢一把手。 

 毕竟整个会社懂得管理的人是有限的,很多人最近才开始学习,还没历练起来。 

 而徐犍子原本就是会社的客栈酒肆掌柜,也就天然拥有管理经验。 

 因此,徐犍子可以说是会社系统中冒头的人才。 

 种光道交代完,第一时间去了南方。 

 他要先去帮王三扫一下路。 

 而王三暂时没办法离开。 

 因为他真的感染了风寒。 

 略微发烧,躺了两天,这才缓过来。 

 讲真的,来了好几年,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病来如山倒。 

 感觉差点就要没了。 

 但也就是这两天,王三的脸色越发凝重了。 

 他一早推开门。 

 寒风就出来了,半茬树挂满了霜。 

 今年……是一个寒冬。 

 想到这里,王三也知道没办法拖延了,赶紧命人开始普及已经选出来相对可以的蜂窝煤配方,让徐犍子赶紧推行下去。 

 他这边则是命人抓紧打造防寒衣物、被褥,发去黄龙山。 

 现在这个样子,要是一个防寒处理不当,今年冬天怕是要冻死很多人。 

 等他初步处理完,已经是十月十五。 

 王三得到了高陵来的书信,说王二想要见他,让他赶紧动身。 

 王三不疑有他,命人筹备一下粮草就出发。 

 这个期间,他下了乡。 

 得好好看看澄城县近况。 

 …… 

 王官乡,小集。 

 地里多余的瓜、果,都被运来,不少农人摆着摊,但更多人路过徘徊,显得十分纠结。 

 “老哥,你这南瓜怎么卖?” 

 师爷辛璩现在穿着一身厚棉袍,搓搓手,看着眼前的南瓜,有点想买。 

 这南瓜并不是农场的货,而是本地百姓自己的留种,据说是从南方弄来的。 

 因此在本地被称呼为南瓜。 

 巧的是,农场那边对这种瓜的称呼,也是南瓜。 

 本来,南瓜的正常传播途径,至少需要到清初,才会出现在陕西境内种植。 

 但南瓜的产量并不低,至少在辛璩看来,能被农场大规模强制推行种植的,都是大同军这边认为极具扩种价值的宝贝,南瓜自然不例外。 

 因此在今年内,很多农场,承担了大同军推广种植、摸索种植的标杆,有些地方的农人也会学着种植,有门路的也会弄来种子,自己摸索。